理论教育 如何运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岗位分析?

如何运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岗位分析?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事件法的目的是识别关键的工作任务。关键事件法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关键事件法要求岗位工作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描述能反映其绩效好坏的“关键事件”,即对岗位工作任务造成显著影响的事件,将其归纳分类,最后就会对岗位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岗位分析时,应注意三个问题:调查期限不宜过短。

如何运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岗位分析?

1.什么是关键事件法

关键事件,是指使工作成功或失败的职务行为或对岗位工作造成显著影响的事件,如成功与失败、盈利与亏损、高效与低产等。关键事件法是将劳动过程中能反映员工业绩好坏的“关键事件”详加记录,在大量收集信息后,对其岗位特征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关键事件法的目的是识别关键的工作任务。关键的工作任务就是那些由任职者去做,并且能够使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义务和工作职责。通过与员工、经理的面谈,以及由员工撰写的自我报告,可以收集到关于关键工作义务职责的信息。关键事件法收集的信息内容包括:

(1)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2)员工的特别有效或多余的行为。

(3)关键行为的后果。

(4)员工自己能否支配或控制上述后果。

关键事件法要求岗位工作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描述能反映其绩效好坏的“关键事件”,即对岗位工作任务造成显著影响的事件,将其归纳分类,最后就会对岗位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岗位分析时,应注意三个问题:(www.daowen.com)

(1)调查期限不宜过短。

(2)关键事件的数量应足够说明问题,事件数目不能太少。

(3)正反两方面的事件都要兼顾,不得偏颇。

2.关键事件法的优缺点

(1)关键事件法的优点是:因针对员工工作上的行为,故能深入了解工作的动态性;行为是可观察可衡量的,故记录的信息容易应用。

(2)关键事件法的缺点是:须花大量时间收集、整合、分类资料;不适于描述日常工作。

3.关键事件法运用注意事项

运用关键事件法,应注意的事项有三:调查的期限不宜过短;关键事件的数量应足够说明问题,事件数目不能太少;正反两方面的事件要兼顾,不得偏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