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与国际发展援助机构合作的实践与机制

中国与国际发展援助机构合作的实践与机制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国政府对中国的有偿援助主要是通过政府贷款来进行的。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总额为557亿美元,涉及2 394个项目。自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中国与联合国发展系统的合作经历了从逐步扩大到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国于1972年到1978年派代表参与了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的决策并向其捐款。截至2015年中国是开发计划署的第三大受援国,仅次于印度和孟加拉国。

中国与国际发展援助机构合作的实践与机制

(一)中国利用国际双边援助

外国政府向中国提供的援助也分为有偿援助和无偿援助两部分。外国政府对中国的有偿援助主要是通过政府贷款来进行的。中国政府接受的外国政府贷款中既有项目贷款,也有商品贷款;既有有息的,也有无息的;还有与出口信贷相结合的混合贷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接受的外国政府贷款多为混合贷款。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的利率一般为1%~3%,偿还期为20~30年,综合计算其赠与成分在35%以上。政府贷款从币种来看,有美元贷款、日元贷款、英镑贷款、法郎贷款、马克贷款和第纳尔贷款等。自1979年以来,中国已与日本、比利时、丹麦、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奥地利、瑞士、瑞典、卢森堡、荷兰、挪威、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科威特、韩国等建立了双边贷款关系。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总额为557亿美元,涉及2 394个项目。其中,中国接受的日本政府贷款最多,大约占到了中国接受的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40%。自1979年到2000年12月31日,日本共向中国提供了2.65万亿日元的政府贷款,约合220亿美元,占中国接受外国政府贷款总额的40%。其中,第一批(1979—1983年)提供了15亿美元,第二批(1984—1988年)为21亿美元,第三批(1990—1995年)为56亿美元,第四批(1996—2000年)为128亿美元。此外,2000年,日本还向中国提供了172亿美元的特别贷款,用于北京地铁和西安咸阳机场的改建工程。2000年以后,日本对中国的政府贷款改为采用单年度方式,而且对中国提供的贷款额连年下滑,2001年共提供了1 613.6亿日元的政府贷款,比2000年的2 144亿日元减少了25%,2003年仅有967亿日元。中国政府利用国际双边无偿援助较晚,始于1982年,到2020年,大约有近20个国家或地区向中国提供过无偿援助。日本政府参照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援助,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 400美元以下的国家提供无偿资金合作,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3 000美元以下的国家提供日元贷款,日本政府在2006年后不再批准新的向中国提供不需要偿还的无偿资金合作项目。

(二)中国利用国际多边援助

中国接受的国际多边援助主要来自联合国发展系统和世界银行。自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后,中国与联合国发展系统的合作经历了从逐步扩大到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国于1972年到1978年派代表参与了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的决策并向其捐款。从1979年起,中国改变了只捐款不受援的政策,开始接受联合国发展系统的无偿援助。截止到2006年底,联合国发展系统的各机构向中国提供的援助共计超过了30亿美元,其中主要是通过开发计划署、粮食计划署、农发基金、人口基金会、儿童基金会、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教科文组织、全球环保基金等机构提供的,涉及农牧渔业、林业、机械、电子能源、基础设施及老少边穷的开发项目达1 000多个。

1.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合作

截至201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中国已实施完了以下国别方案,即第一个国别方案(1981—1985年)、第二个国别方案(1986—1990年)、第三个国别方案(1991—1995年)和第四个国别方案(又称第一个援华国别框架,1996—2000年)、第五个国别方案(又称第二个援华国别框架,2001—2005年),2006—2010年的国别方案正在实施中。涉及的项目包括农业,工业,交通电信化工、食品与农药冶金与剪裁,轻工与纺织,能源与电力开发,文化、教育科技与卫生,环境保护,智力引进与吸收外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扶贫等。1979年至2009年的31年间,开发计划署共向中国提供了超过10亿美元的核心资金,此外,通过开发计划署筹集的政府分摊资金为1.5亿美元。截至2003年底,安排的项目数共627个,其中农业77个、工业138个、能源环保87个、交通通信26个、教育卫生77个、扶贫43个、管理改革40个、智力引进15个、引进外资20个、金融外贸和地质21个、区域规划6个、南南合作19个以及其他项目58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2月,实施的项目已达900余个。截至2015年中国是开发计划署的第三大受援国,仅次于印度和孟加拉国。与此同时,根据有给有舍的原则,中国于2003年向开发计划署提供正常资源捐款370万美元和当地费用捐款250万元人民币,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向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常资源捐款6 000多万美元和当地费用捐款近4 000万元人民币。

2.中国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合作

人口基金会一开始就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合作涉及的领域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避孕药的生产与研究、妇女、人口和发展。人口基金会于1980年6月就通过了第一个援华国别方案(1980—1984年),提供援款5 000万美元,安排项目22个,其中中国与人口基金会于1982年合作进行了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基金会向中国提供了21套计算机设备,使中国首次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获得成功。此外,人口基金会又向中国提供了第二个(1985—1989年)、第三个(1990—1996年)和第四个(1997—2000年)援华国别方案。根据第四个援华国别方案,人口基金会将在1997年至2000年向中国提供2 000万美元的援助。2003年,人口基金会理事会又通过与中国合作的新周期方案(2003—2005年),方案涉及援助约合1 500万美元,其中包括1 050万美元的正常资源无偿援助和4 500万美元的待筹资金无偿援助。2006年,人口基金会理事会又通过与中国合作的新周期方案(2006—2010年),方案涉及援助约合2 700万美元,其中包括2 250万美元的正常资源无偿援助和450万美元的待筹资金无偿援助。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共接受人口基金会的援款达3亿多美元,安排了190多个项目。在接受人口基金援助的同时,从1979年至2008年12月底,中国也向人口基金会提供过正常资源捐款1 400多万美元,1992年至2008年共向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处捐款当地费用300多万元人民币。

3.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www.daowen.com)

2006年1月19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局正式批准了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6—2010年合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儿童基金会将在五年内向我国提供1.01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其中6 100万美元为正常资源,4 000万美元为待筹资源。

中国与儿童基金会也分别在1980年至1981年、1982年至1984年、1985年至1989年、1990年至1993年、1994年至1995年和1996年至2000年开展了6期合作,援款额分别为700万美元、2 016万美元、5 000万美元、5 000万美元、3 600万美元和8 500万美元,涉及儿童免疫、卫生与营养、基础教育、妇幼发展等方面,其中20世纪80年代初合作实施的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4种疫苗接种率以省为单位达85%,1991年以县为单位也达到了85%。在2001年至2005年的第7期合作中,儿童基金会承诺在该期合作中向中国提供1亿美元无偿援助资金,其中包括6 000万美元正常资源的无偿援助和4 000万美元待筹资金的无偿援助。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接受儿童基金会捐款约4亿美元。自1980年开始中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每年都向儿童基金会捐款,2003年就捐款115万美元,截止到2009年8月30日,中国向人口基金会提供的捐款已达1 500万美元,其中2005年就捐款120万美元。

开发计划署、人口基金会和儿童基金会是联合国发展系统内向中国提供援助最多的机构。截至2008年底,上述三个机构共向中国提供援款超过12亿美元,安排了1 300多个项目。

4.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

世界银行贷款也是中国利用多边援助的一个主要途径,中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是从1981年开始的。30多年来,世界银行向中国的贫困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贷款,以支持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农村发展、减贫以及培训和技术援助等。

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始于1981年,那时正处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技术和引进技术所需外汇的短缺正是中国燃眉之急,因此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解决了生产要素稀缺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注意利用世界银行的智力资源,如引入世界银行竞争性的招标机制、工程监理制度、业主制度、项目评估方法,以及通过世界银行项目引进其供水和污水的收费方法等。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又注意引入世界银行的发展理念,将减少贫困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开始注重体制创新和私营部门的发展。

截至2010年6月30日,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的贷款总承诺额累计已达478亿美元,其中包括约100亿美元的软贷款,用于支持项目326个,约70%投向了中国西部地区。50%的贷款主要用在交通、能源、工业和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领域,其余为农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此外,世界银行在与中国合作调研方面也进行了投资,截止到2008年底,共完成经济和部门研究报告140多篇。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接受世界银行贷款最多的国家,中国每年接受世界银行贷款最多的时候可达40亿美元,近些年来有了大幅度的下降。2003、2004、2005、2008和2009财政年度分别为11亿、12.18亿、10.3亿、15.13亿和13.10亿美元,根据双方的意愿,以后双方的合作规模将保持在10亿至15亿美元之间。世界银行的贷款对中国减少贫困、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