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居家就业新模式——探索另类传承

居家就业新模式——探索另类传承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令程丽遗憾的是,尽管观念放开了,可是却没有人愿意学了。程丽在做的,就是用体验的方式让大家对此有了解。今年,程丽成立了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她要用竹编手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教他们习得一门手艺,一个可以居家就业的本领。程丽说,仅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参与,传承技艺,共同编织美好的明天。

居家就业新模式——探索另类传承

以前,手艺是不外传的,“传男不传女”“传女儿不传儿媳”,但现在这些观念早已被摒弃,“只要愿意学,我们就愿意毫无保留地教”,不仅仅是程丽,现在很多传统手工艺传承者亦是如此。但令程丽遗憾的是,尽管观念放开了,可是却没有人愿意学了。

虽然中国竹文化已传承千年,竹编在2008年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很多人依旧对竹编不了解。程丽在做的,就是用体验的方式让大家对此有了解。

首先是传播,要让更多人知道竹编技艺的存在。了解了才会接触,接触就是去体验,在体验中感受竹文化的魅力,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所以程丽一直积极响应“非遗进社区”,大力推广竹编技艺进社区,让市民多去了解,多去体验,通过这种认知的传播将竹编传承下去。“我是这样理解的,也就这样做了”。(www.daowen.com)

这几年,程丽也在和残联合作,向残疾人授课。这些学员都很努力,经过一年的培训,就可以编织出简单的花瓶、灯罩等用品。今年,程丽成立了上海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她要用竹编手艺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教他们习得一门手艺,一个可以居家就业的本领。这样既能让他们有经济的收入,实现居家就业的梦想,同时,又能让她一直坚守的竹编手艺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传承。程丽说,仅靠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参与,传承技艺,共同编织美好的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