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度解析互联网产业七大命题

深度解析互联网产业七大命题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互联网成为商业参与和公共参与的基本渠道和保持频密互动的枢纽。这些东西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长,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快速地变成全球互联网。今天在互联网上培植兴起的品牌毫无疑问一定是互联网化的,事实上在我们零点最近做的一次全球的测试结果中,全球很多人知道的第一位的中国品牌就是阿里巴巴。

深度解析互联网产业七大命题

命题1:搜索分子的天下——我可以啥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可以搜索,那么我啥都可以知道。当知识分子成为搜索分子,看起来深度少了,但速度有了,因此普通人对于各类事物的信息对称化程度大大提高,垄断性的信息少了,操纵的模式必须随之改变。

命题2:单功能者当道——虽然人们知道得多了,但是人们管事的兴趣与专业热情寡淡了,所以除了个别愿意做的职业工作外,其他的事情普遍成了去外卖的服务。因此最接近消费者的终端服务者成为最掌握商务价值转化的人,这是服务业兴起的关键原因。

命题3:数字化的存在才能控制成本——如果我在微博、微信、APP或者其他移动终端上,你找到我的成本比在线下或者PC端上找到我的成本低,因此实现消费群体或者社交群体的移动化就变得很重要。所以今天新一代创业者重视的各类人群移动化的项目值得关注。

命题4:交易的按钮化——一切的交易包括选货、支付、物流、其他服务都变成电子平台上的按钮,按与不按那么简单,交易的过程大大压缩了。所有的东西都应该网络交易化,所有的东西,包括政策。

命题5:我参与到生意的全流程——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物流过程、销售服务与售后服务,透明度与参与度改变我的感受与表达机会,重要的是我在这样的过程中可能得到我最期待的东西。互联网成为商业参与和公共参与的基本渠道和保持频密互动的枢纽。(www.daowen.com)

命题6:我信赖的信息成为我的信息——来自社交圈印证、提供、传递与佐证的信息更可能成为我的参照,因此无论是在我的圈中或者我参与的圈中,无论是我影响的人或者是我愿意影响的人,才是提升信息传播有效性的人。

命题7:不要把物联网看成工具,工具论者不是网络的核心消费群体——如果你是3~7岁上网的00后与10后,你把网络看成世界的自然组成部分,它参与塑造了你的人格;如果你是10~14岁上网的80—90后,你把网络看成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要素,因为它参与了你的价值观的塑造;如果你是20~24岁才上网的60—70后,你会把互联网看成工具,而只有前两个群体才构成互联网的核心群体。

在这里面,大家还是可以看到有网络主导的服务,目前阿里巴巴没有俄语版本,但是阿里巴巴是俄罗斯最大的电商网站,靠的是英文版本。微信目前大概有16种以上的语言,它的成长是非常迅速的。这些东西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成长,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快速地变成全球互联网。大家看看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在乌镇召开的全球互联网大会,它是从政治上显示的标志性活动,显示在中国不仅有商业和草根层面的全球互联网方面的推动,在国家意志方面也在积极地支持互联网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跟美国经济有一个很重要的不同,美国经济在金融化的时候,好莱坞麦当劳这些标志性的产品,包括像通用电器这种线下渗透的企业,曾经扮演了最核心的角色;而中国经济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互联网将扮演历史上没有过的快速全球渗透的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上兴起了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总的来说,消费者年纪越大,对品牌已经形成了既定的认知,而教育年轻的消费者则可以用开放的态度、用好奇来尝试各种品牌,这使得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塑造品牌的机会不再那么漫长。你问一个法国人,法国人说做品牌很难的,需要历史打磨,爱马仕这样,卡地亚也这样,因为它们经历多少年的成长。互联网不简单相信时间,甚至不相信经验,今天讲移动互联网说你有三年的PC互联网经验,其实没有什么大用,因为移动互联网新鲜的玩意太多,周期也太快。今天在互联网上培植兴起的品牌毫无疑问一定是互联网化的,事实上在我们零点最近做的一次全球的测试结果中,全球很多人知道的第一位的中国品牌就是阿里巴巴。互联网化的平台帮助中国产品与品牌更高效地全球化,也帮助全球产品与品牌更容易在中国落地,双向的经济变得更加直接化,直接的交流与沟通也就变得极其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