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转型升级与产城融合开拓全新空间

转型升级与产城融合开拓全新空间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黄沙村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6万人次。“产业转型升级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课题,但转型升级必须有切入口,嵊泗低、小、散产业较普遍,很难升级,‘三改一拆’正是坚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拆出集约发展新空间、改出转型发展新平台。”县“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放眼嵊泗,因为拆改并举,全县31个村庄已形成“一村、一品、一主题”的全新景观。

转型升级与产城融合开拓全新空间

一场秋雨,落在五龙乡黄沙村里。雨微凉,却没有打消人们游玩的热情。一进黄沙村,入目便是一幢帆船形状的建筑;向里,宽8米左右的主街从村口一路延伸到村尾,两侧民居院墙沙画装饰,让传统与现代相融;文化礼堂旁,由水塘改造而成的露天博物馆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根本没想到,阿拉还会回来。”坐在自家民宿里,聊起“再回家”的故事,30岁的村民杨帆仍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与嵊泗许多村庄一样,黄沙村村民长期以捕捞为生。前些年,随着海洋渔业资源衰退,许多渔民把船卖掉,进城置房创业,村庄逐渐失去了人气,村口的粮食仓库也成了半倒塌的危房。

是“三改一拆”激活了黄沙村。嵊泗五龙乡副乡长王海飞说,立足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将黄沙村定位为沙画特色村,老房子或拆除、或重建、或改造,没落渔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不少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吃上了“旅游饭”。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黄沙村接待游客数量已突破6万人次。(www.daowen.com)

“产业转型升级是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课题,但转型升级必须有切入口,嵊泗低、小、散产业较普遍,很难升级,‘三改一拆’正是坚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拆出集约发展新空间、改出转型发展新平台。”县“三改一拆”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放眼嵊泗,因为拆改并举,全县31个村庄已形成“一村、一品、一主题”的全新景观。“渔民画艺术村”田岙村、“色彩艺术村”边礁村、“东海石村”峙岙村等村庄脱颖而出。花鸟村慢生活街区、石柱村航海广场、大王村海角一号等相继运营。村民返乡创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故事不断上演。

截至目前,嵊泗已对9866 户旧农房进行风貌改造,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省级示范村6个,省级特色精品村5个,全县共有民宿近900 家,相关从业人员达6000 余人,户均净收入16.5 万元以上,美丽生态向美丽经济转化的实践,生动演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