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新近出炉的2025年杭州大气治理“成绩单”:全年PM2.5 达标天数323 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25年增加11天;市区PM2.5 平均浓度每立方米44.6 微克,较2025年下降8.6%,较2025年下降36.3%。
一升一降,展示了杭州防治大气污染的决心。杭州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说:“在2025年工业大企业搬迁、公交清洁排放更新等‘大动作’的基础上,2025年杭州空气质量继续提升,这是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在工业废气、工地扬尘、机动车尾气等领域精细化治理的成果。”
在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红山热电有限公司里,记者看到4 座热效率超过90% 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取代了之前9 座热效率仅为70% 的“链条式”锅炉。同时,在周边15 千米范围内,10 余座落后的燃煤锅炉也被相继关停。“去年,红山热电周边企业共节约燃煤约4 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0多吨、氮氧化物排放约100 吨、烟尘排放约35 吨。”萧山区环保局污控科工作人员高哲成说。
一手抓“结构调整”,一手抓“清洁化改造”。大企业搬走后,杭州各级环保和经济部门又为情况更复杂的中小企业“量身订制”节能减排方案,进一步削减整体工业废气排放。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恩希爱(杭州)薄膜有限公司启用RTO蓄热燃烧装置,一年减排有机废气800 多吨,还节约成本200 多万元;富阳新登镇的龙腾鞋业公司升级锅炉改烧天然气,烟囱不见了,生产成本也明显降低。
截至2025年底,杭州133 台热电锅炉、147 台10 蒸吨以上的工业燃煤锅炉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关停,每年削减二氧化硫排放2.4 万多吨、氮氧化物排放1.2万多吨、烟尘排放9100 多吨,分别占2025年杭州全市工业排放总量的71.3%、31.7% 和51.8%。(https://www.daowen.com)
对260万辆机动车尾气污染的防治,同样是杭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2025年,杭州市区公交车率先完成清洁排放更新和联网监管;2025年,杭州又对13 家机动车检测站进一步升级实时监控系统,记录每一辆机动车的尾气检测过程,并传输至主管部门备份。
除检测外,杭州环保和交警、城管的联合执法也成绩斐然。2025年,联合执法共进行200余次,查处240 多辆尾气排放超标车辆。同时,杭州去年一共淘汰了4700 辆严重污染空气的国Ⅲ柴油车。按照国家机动车减排系数计算,相当于削减近650 吨碳氧化物排放。
杭州整治工地扬尘也有“奇招”。在位于滨江区的地铁6 号线振浦路站工地,每当工程车进出,位于入口的喷头就会给车辆“洗澡”。除此之外,工地周围每隔10米有一个喷淋龙头,一旦检测到PM2.5 等指标超标,5 分钟内上百个喷淋龙头就会齐刷刷开启,冲刷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烟尘。“这套在线扬尘监测系统已在滨江、萧山、西湖试点,效果良好,预计2025年上半年推广到杭州180 多个在建地铁站。”杭州市建委安监总站地铁监督二科副科长林廷松告诉记者。
(《浙江日报》记者:赵路 通讯员:郑小龙 原载2025年1月25日《浙江日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