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技改23万元,1年回本的服务方案

中小企业平均每家技改23万元,1年回本的服务方案

更新时间:2025-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俞朝杰的企业位于新昌,这里最多的时候有近1500 家生产轴承的企业,其中不少有强烈的数字化技改需求。“我们就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以2017年55 家轴承企业技改的情况计算,平均每家的技改费用约23 万元,企业在1年内就收回投资成本。”目前,在新昌已经有100 多家企业完成或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数字经济发展为俞朝杰带来了契机,更让他见证了更多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

当然,全省发展数字经济更多的还要服务中小企业。在大会上发言的还有一位中小企业的代表,他的企业通过独有的方式,推动着全省数字经济的发展。

他叫俞朝杰,目前是浙江陀曼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很多中小企业有数字化的想法,却没有这方面的技改能力。”俞朝杰说,他们就为企业提供“软硬件改造、培训、企业应用、用户改善”等数字化制造技改工程承包服务。

俞朝杰的企业位于新昌,这里最多的时候有近1500 家生产轴承的企业,其中不少有强烈的数字化技改需求。“我们就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以2025年55 家轴承企业技改的情况计算,平均每家的技改费用约23 万元,企业在1年内就收回投资成本。”俞朝杰说。

数字化的技改,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甜头。“公司刚成立1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要挨家挨户去推销我们的产品,现在基本都是企业主动找上门了。”俞朝杰说,以当地的样板企业普佑机电公司为例,通过一系列改善措施,实现了设备销量提升20%,操作员工减少50%、产能增加1 倍等三个阶段的成效。普佑公司2025年产值3200 万元,试点技改后的2025年产值达到了5300万元,“今年在现有厂房设备人员不变的情况下,产值预计可达到1 亿元”。(https://www.daowen.com)

目前,在新昌已经有100 多家企业完成或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我们准备把这种方式推广到慈溪、常山等轴承产业集聚区域,计划2025年底前服务企业超300 家,2025年超过1000 家。”

数字经济发展为俞朝杰带来了契机,更让他见证了更多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在他新印的名片上,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物联网,这些与数字经济息息相关的名词都印了上去,“我希望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导者,更希望为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俞朝杰说。

(《钱江晚报》记者:王益敏 原载2025年7月25日《钱江晚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