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扶贫,异国他乡——一个脱贫户的励志故事

教育扶贫,异国他乡——一个脱贫户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到的脱贫户,是通过教育扶贫后“走出去”,而且还是走向发达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从而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典型案例。现如今,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正是孩子们报答祖国的大好机会,所以,她心怀感恩之情,毅然决然地支持孩子们“走出去”奔赴异国他乡,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或耽误工作。某种程度上,他这是担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参与者、实干者和践行者。

教育扶贫,异国他乡——一个脱贫户的励志故事

甘肃省行政学院教授 马翠玲

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是“十三五”时期“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之一。本文提到的脱贫户,是通过教育扶贫后“走出去”,而且还是走向发达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国家,从而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典型案例。

脱贫户户主席云彩,现年已经52岁了,是定西市安定区西巩驿镇新街村大湾社的村民,一家四口人,三个孩子中有一女二男,丈夫去世多年。她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了三个孩子,孩子们在获得持续的教育贷款支持和亲戚朋友帮忙下,个个身体健康,工作单位效益良好,成为家庭脱贫的中坚力量。席云彩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她却全身心地支持孩子们投身于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当她的大儿子尹兆龙从兰州石化学院炼油专业毕业后,签约至浙江省宁波市的一家外资企业时,她忍受着长期分离的痛苦,没有说出一个“不”字。当她的二儿子尹兆虎从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后,签约至中国铁路第七局海外公司驻刚果项目部的时候,她更是忍受着长期分离的痛苦,也没有说出一个“不”字。这其中,她认为的最朴素的道理是,当他们一家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党和政府不但没有忘记他们,反而给予了最大程度的关心与支持,是国家和省上的教育扶贫贷款支持全家人渡过了难关,孩子们才读了书、上了学。现如今,国家建设需要的地方,正是孩子们报答祖国的大好机会,所以,她心怀感恩之情,毅然决然地支持孩子们“走出去”奔赴异国他乡,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而影响或耽误工作。孩子们工作以后,一边置家立业,一边计划到2017年时还清教育贷款。其中,尹兆虎在刚果项目部工作至今已一年多了。他到刚果一个月以后就给家里发送了电子邮件,详细介绍了那边的情况,他写道:“我来这边一个多月了,各方面都挺好。这边环境很好,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热,一年四季气候还是比较怡人的。天很蓝。到十月份天气会很舒服。我现正在学斯瓦希里语,我还有一个师傅,他毕业于西南交大,在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桥梁方面是第一。他懂得很多,各方面都教我,我也学得很努力。我的工资收入是3000美元,是黑人劳工的6倍,我师傅则是他们的13倍。黑人天生有股挑衅的血液。抛开这些暂不说了。我一天的生活没有重复,每一天都有不一样的见闻。一时半会儿也写不完。”某种程度上,他这是担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参与者、实干者和践行者。(www.daowen.com)

席云彩一家人之所以成为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典型案例,是因为在家庭教育方面有成功之道,她教育培养孩子有方有法,有勇气有智慧,赴刚果工作前的尹兆虎深情地说:“我妈给我的思想、灵魂才是无价的财富,这会激励我在国外像做好功课那样干好工作的。”

(该文部分内容刊载于《甘肃日报》2015年12月10日理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