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京津冀和成渝,两大经济区

京津冀和成渝,两大经济区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中部地区它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6个省。(三)成渝经济区它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有人口10019.61万,占全国的7.71%;国土面积19.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08%;2004年GDP为8234.51亿元,占全国的6.02%;地方财政收入541.98亿元,占全国的4.56%。

京津冀和成渝,两大经济区

它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该区域以京津“双核”为主轴,以唐山、保定为两翼,人口9326万,占全国的7.17%;国土面积21.6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26%;2004年GDP为15983.98亿元,占全国的11.68%;地方财政收入1398.49亿元,占全国的11.96%。该区域交通发达,科技水平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较强。

上述3个主要经济增长极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即资金和人员自动流向效率高、收入多的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主要策源地。从世界城市化历史来看,一个国家的人口大都集中在几个城市群和城市带,如日本东京经济圈聚集了全国人口的40%以上。我国也将走这条路。3个主要经济增长极由于效率高、基础设施完备、技术进步快、收入多,会不断吸引中西部,特别是收入水平较低的西北地区人员的流人,从而不仅大大减轻了西北地区已不堪重负的、脆弱的生态压力,缓解了荒漠化和环境污染,而且也为3个主要经济增长极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形成越来越庞大的城市群和城市带,构成我国城市化的主要支撑点。

此外,成渝经济区、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也很重要,属于次经济增长极。它们的特点是:

(一)东北地区

它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2004年GDP为15133.9亿元,占全国的11.06%。该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交通发达,工业体系完整,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二)中部地区

它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6个省。该地区地处中原,承东启西,接南连北,资源富饶,交通发达,城市体系完备,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制造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三)成渝经济区(www.daowen.com)

它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有人口10019.61万,占全国的7.71%;国土面积19.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08%;2004年GDP为8234.51亿元,占全国的6.02%;地方财政收入541.98亿元,占全国的4.56%。该区域资源丰富,人口集中,交通方便,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相当好的基础,城市化水平较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多个经济增长极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是全国GDP、财政收入的主要提供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因此,多个经济增长极并存的格局,是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布局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以增长极为基础重新构造区域经济布局,是“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这样一种区域格局,有利于发挥增长极的辐射功能和扩展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从而在全国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原载于《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2期)

【注释】

[1]夏禹龙,冯之浚:《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研究与建议》1982年第8期。

[2]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推移》,《科研管理》1983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