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倒U假说的研究和争论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倒U假说的研究和争论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围绕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关系,经济学界进行了广泛研究和热烈争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论文中,提出了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另外,日、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也没有像“倒U假说”所说的那样逐渐缩小,相反却出现了扩大趋势。这一变动情况表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也是“倒U假说”的反例。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演变趋势:倒U假说的研究和争论

在过去半个世纪中,围绕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演变趋势的关系,经济学界进行了广泛研究和热烈争论。他们的研究和争论主要围绕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而展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的论文中,提出了收入差距的“倒U假说”。他根据经济增长早期阶段的普鲁士(1854~1875年),处于经济发展后期阶段的美国、英国德国萨克森地区(1880~1950年)收入差距的统计资料,提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尔后是短暂稳定,然后在增长的后期逐渐缩小”[1]。在库兹涅茨看来,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过渡的长期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库兹涅茨在解释倒U假说时,认为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逐步恶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储蓄和积累集中在少数富裕阶层,而储蓄和积累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因而在经济增长中必然是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二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而城市的居民收入比农村更加不平等,所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收入分配的恶化。他认为现实中有一些因素能够抵消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从而使收入不平等的状况由恶化向逐步缓和转变。这些因素是:①法律干预和政治决策,如遗产税、累进所得税制和救济法的实施;②人口中富人的比重由于其比穷人更倾向于控制生育而下降,导致若干年后固定比重的最富裕阶层中有收入相对较低的人口进入,从而使这一阶层的相对收入份额下降;③技术进步和新兴行业的不断出现,不可避免地导致来源于旧行业的财产和收入的比重在总收入中逐步减少。

由于库兹涅茨占有资料和国别案例的不充分,他所提出的“倒U假说”是否有普遍性,一直在经济学界备受争议。有些经济学家赞同这一理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他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中,得出了与库兹涅茨一致的看法。[2]刘易斯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两种收入差距将不断扩大:一是资本家阶级同劳动阶级之间收入相对份额的差距扩大,而且越来越大;二是在劳动阶级内部收入差距也在扩大,即现代工业部门工人的工资高于传统农业部门农民的收入。随着经济继续发展,现代部门吸收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工人的工资将逐步上升,劳动阶级和资本家阶级之间的收入差距将可能缩小或不变,社会总收入差距可能停止上升,处于稳定时期。当经济发展进入较高级阶段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逐步消失,劳动从无限供给变为稀缺要素,而资本要素则处于相对充裕的状态,这时,工资上升,劳动阶级的收益上升,而资本家阶级的收益则下降,整个社会总收入差距将下降。(www.daowen.com)

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在研究分析中发现了许多“倒U假说”的反例。最典型的例子是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过程。在工业化初期,它们的收入不平等程度都有所改进而不是恶化,其中台湾的情况特别突出。从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的经济迅速增长,人均GDP从1964年的500美元上升到1974年的1000多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6%,而收入不平等现象却在不断改善,基尼系数从1953年的0.57下降到1972年的0.29。另外,日、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也没有像“倒U假说”所说的那样逐渐缩小,相反却出现了扩大趋势。[3]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迅速推进。但在那长达30年的时期内,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据计算,城镇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1957年为0.16,1964年为0.18,1978年仍为0.16。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没有发生明显的扩大。这一变动情况表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发展也是“倒U假说”的反例。[4]另外,世界银行1985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利用剖面数据对58个国家的样本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中上收入国家以及市场经济工业国的基尼系数呈倒U型排列。而2000年的《世界发展报告》利用时间序列资料对65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消费增长与基尼系数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基尼系数变化并没有系统的相关关系”,其研究结果也并不支持“倒U假说”的成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