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概述

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概述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企业经营的含义现代企业是在市场环境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越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就越多。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也可以用于转增资本,从而使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增多。

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概述

(一)企业经营的含义

现代企业是在市场环境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经营就是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运用现有的人、物、财、时间和信息等资源,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且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二)企业经营管理含义

企业经营管理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经济活动具有支配权的人们,面向市场和用户需要,平衡企业内外一切条件和可能,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通过一系列的运筹、谋划活动去达成企业目标。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三)现代企业经营目标

简单地说,传统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是利润最大化。作为一个现代企业,仅仅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不够的,还应追求所有者权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1.利润最大化

利润是企业所得的收入大于投入的耗费的部分。如果收入小于耗费,则发生亏损。利润最大化是所有投资者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这是因为,人类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剩余产品。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剩余产品的多少可以利用利润这一指标来衡量。同时每个企业都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整个社会的财富才可能最大化,从而带来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也是企业对社会所做的主要贡献。

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决定我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企业利润最大化不应该以损害客户和消费者利益为代价。另外,企业应该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很好地统一起来。凡是这样做的企业,最终必将获得更大和更远的经济效益。

2.所有者(股东)权益最大化(www.daowen.com)

所有者权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越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就越多。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也可以用于转增资本,从而使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增多。

我们可以将企业期末所有者权益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对比,如果两者相等,表明企业在这段时期内自有资本保值,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表明企业自有资本增值。但在比较时应注意,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中不应包括本期非损益的资本增减额,如投资者追加的投资、接受捐赠资产等。

一般说来,利润最大化将导致所有者权益最大化。但也有背离的情况,如出现“内部人控制”,就有可能损害所有者权益。这种情况应该避免。

3.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也是商品,企业可以整体出售或者合资,这时需要对整个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便确定企业出售价格或合资投资价值。因此,企业经营中还要重视企业价值最大化,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经营的最终目标。

决定企业价值的基础是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评价企业获利能力时,不仅要关注企业当期的利益,更要关注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即长期获利水平。企业获利能力与单项资产价值之和存在一定联系,企业各单项资产价值之和越大,即生产规模越大,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大。但是,企业获利能力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单项资产构成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由于其经营方式、经营管理、技术力量、人员素质以及企业信誉有差异,他们的盈利状况会有很大差别。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对于上市公司,其价值可根据其股票价格来确定。在规范的股票市场上,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公司的盈利能力。公司价值可根据发行股票股数乘以每股市价来计算。

企业价值是一个长期的概念。追求企业的价值必须克服短期行为,不仅要抓好当前的经营,而且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追求投资的高效益和筹资的低成本,注意合理的资本结构,注重技术进步与产品开发,不断开拓市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明显的优势,从而保持企业长期的盈利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