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制定科学合理的期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率

制定科学合理的期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率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以一定的期量标准为依据的。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期量标准,是生产作业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期量标准,又称为作业计划标准,是指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所规定的时间和数量标准。不同生产类型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期量标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为此,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在制品、半成品标准数据,即在制品定额。

制定科学合理的期量标准,提高生产效率

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是以一定的期量标准为依据的。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期量标准,是生产作业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期量标准,又称为作业计划标准,是指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移动所规定的时间和数量标准。期是指期限,即时间上的规定,如一种产品什么时候投入,制造周期需要多长时间;量是指数量,如一种产品投入多少,出产多少。

期量标准按每种产品分别制定。不同生产类型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期量标准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

(一)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

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主要有节拍、流水线标准指示工作图表和在制品定额。这里仅介绍在制品定额的内容。

在制品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为了组织均衡生产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数量。

在制品、半成品是企业生产过程连续进行的结果,也是生产过程得以正常地、不断地进行的必要条件。在制品、半成品过少,可能造成前后生产环节脱节、生产不能继续进行;在制品、半成品过多,又会造成积压,占用过多的资金和面积,而且会掩盖生产上的矛盾,不利于改进管理工作。为此,必须制定一个合理的在制品、半成品标准数据,即在制品定额。

大量大批生产的在制品,按其存放的地点和加工状况,可分为车间在制品和库存半成品。前者是指车间尚未完工的在制品,包括工艺在制品、运输在制品、工序间流动在制品和保险在制品;后者是指已结束了某一(几)个车间的生产过程,但尚需在本企业进一步加工制作的产品,包括流动半成品和保险半成品两种。

在制品、半成品定额的概率计算,可按下列公式进行:

车间在制品定额=每日平均出产量×车间的生产周期

库存半成品定额=每日平均需要量×库存定额日数

以上公式中,每日平均出产量,可根据产品(或零件)的月产量和月工作日数来确定;每日平均需要量,可按后车间的投入批量和投入间隔期确定;库存定额日数,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分析确定。按以上公式计算出来的在制品、半成品定额数量,还要考虑一定的保险储备量,以便在前工序或前车间不能按期出产时,用以保证后工序或后车间正常生产的需要。保险储备量,一般可根据经验和统计资料分析确定。

(二)成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

成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主要有批量、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和生产周期。

1.批量和生产间隔期

批量是指同时投入生产并消耗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制造的某种制品的数量。生产间隔期是指相邻两批相同产品、零件,投入或出产的时间间隔。生产间隔期是批量的时间表现,按生产间隔期或批量生产也就是成批生产的节奏性。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每日产量

批量和生产间隔期是指组织成批生产的重要期量标准,其数量大小对劳动生产率、设备利用、产品质量及资金周转生产成本等有重要影响。确定批量和生产间隔期的方法,一般有最小批量法、经济批量法和以期定量法三种。

(1)最小批量法。这是从设备利用和劳动生产率这两个因素的最佳选择出发考虑的。也就是说,要使批量能保证设备调整时间损失对加工时间之比不超过给定的允许数值,即

设备调整时间损失系数在0.01乣0.15之间,具体选用何种数值,可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分析确定。一般,大批生产的系数应小些,小批生产的系数可大些,产品价值和劳动量大的,系数应大些,反之则应小些。

上式中的设备调整时间和单件工序时间,一般指主要工序的设备调整时间和单件工序时间。主要工序是指设备调整时间与单件工序时间之比值最大的工序。

(2)经济批量法。这是综合考虑设备的调整费用和在制品资金占用费用,从总费用最低的角度来确定合理的批量,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Q——经济批量;

N——年计划产量;

A——每次的设备调整费用;(www.daowen.com)

C——单位制品的直接制造费用

I——年存库保管费率(%)。

【例5-2】 甲零件年计划出产量3600件,每次设备调整费用800元,每个零件的直接制造费用100元,年存库保管费率4%,则经济批量为

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批量,应进行适当的修正。批量确定后,可根据计划平均日产量,利用批量与生产间隔期的关系式,计算和确定生产间隔期。

(3)以期定量法。这是一种先确定制品的生产间隔期,再据以确定批量的方法。

采用这种办法确定的生产间隔期,一般有日、旬、半月、一月和一季等几种。与此相适应,批量也有日批、旬批、半月批、月批和季批等几种。所谓日批。就是装配车间平均一日的产量;所谓旬批,就是装配车间平均一旬的产量;其余类同。生产间隔期和批类的数值及其与批量的关系,如表5-4所示。

表5-4 生产间隔期和批类

2.生产提前期

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毛坯、零件)在各生产环节的出产或投入的日期比成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时间。提前期分投入提前期和出产提前期。

(1)投入提前期。它是指各车间投入的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应提前的时间。对成品装配车间而言,装配投入提前期等于装配生产周期。因此,任何一个车间的投入提前期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某车间投入提前期=该车间出产提前期+该车间生产周期

(2)出产提前期。某车间的出产日期,除要考虑后车间的投入提前期外,还应加上必要的保险期。保险期是指为防止可能发生的出产误期以及为办理交库、领用、运输而预留的时间,它是根据经验统计数据而确定的。计算某车间出产提前期的一般公式为

某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

提前期的计算按工艺过程反顺序连锁进行。图5-4为机械制造企业的提前期、生产周期和保险期之间关系。

如果前后车间的批量不相等,往往是前车间的生产间隔期大于后车间的生产间隔期,这时,车间出产提前期的计算公式应修正如下:

车间出产提前期=后车间投入提前期+保险期+[前车间生产间隔期一后车间生产间隔期]

提前期是用日历时间来表示一批制品的投入和出产的时间关系。有了提前期就可以确定一批制品投入和出产的标准日期。

图5-4 提前期、生产周期和保险期之间关系

3.生产周期

生产周期是指一种产品从投入原材料开始,直至产成品出产为止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部日历时间。在加工装配式生产的企业里,生产周期通常包括毛坯的准备周期、零件的加工周期、部件及成品的装配周期以及制品在各生产阶段之间的保险期和存放时间。各生产阶段的生产周期,通常采用统计资料和现场调查所制定的典型生产周期标准确定。在将各生产阶段的生产周期汇总确定产品生产周期时,由于各零部件的装配程序比较复杂,一般采用生产周期图表法。

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首先取决于企业的物质技术条件。但是在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下,通过合理地调整生产组织,提高计划工作水平,也可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缩短生产周期,对于提供劳动生产率,加速流动资金周转,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期等,都有重要作用。

(三)单件小批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

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多,每种产品的生产数量很少,一般是根据用户要求按订货组织生产的。因此,单件小批生产作业计划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好产品的生产流程,按订货要求的交货期交货。

产品生产周期图表示单件小批生产最基本的期量标准,它规定各个生产阶段的生产周期及其相互衔接关系、提前期类别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