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PPP模式中的关键问题解析

PPP模式中的关键问题解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以下将针对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阐述。图4-2PPP法律框架示意图目前,财政部和发改委对于PPP模式应适用政府采购法还是招投标法尚没有达成一致。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类似,未来可能也需要对PPP模式出台专门立法,从而解决其法律框架顶层设计的问题,真正促进PPP模式的长远健康发展。

PPP模式中的关键问题解析

1.资金问题

PPP项目自身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资金处理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其一,市场定价类。这类PPP项目中,收费主要由价格机制引导。譬如收费高速的建设就属于这一类别。

其二,价格调整类。这类PPP项目指的是项目建成后前期运营尽管可以收费,收费标准相对较低,但未来存在对价格进行调整的空间和余地。譬如供排水项目、停车场建设等就属于这一类别。

其三,购买服务类。这一类别指的是由政府向社会资本购买本应由政府提供和运营的公共服务,由于这一类项目往往具有准公共品特征,因此难以通过收费来补偿前期投入的巨大成本,而需要财政提供适当的补贴。譬如垃圾焚烧发电,医疗桥梁隧道灯项目都属于此类。

其四,资源配置类。此类PPP项目的特点在于,由于建设投入巨大、回收期较长或长期难以回收投入,因此采取以土地等资源进行对价补充的形式。譬如水库、轨道交通、市郊铁路等项目的建设就属于此类。

其五,收益约束类。此类项目由于自身就能够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因此作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下的经营项目,就需要在一开始对社会资本的收益进行约定,合理约束其有限收益。譬如土地开发整治类项目就属于此类。

对于不同的类别,政府是否需要出资,项目自身收益状况不同,未来资金流状况就有所不同。因而在实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对这五种类别的项目就需要分别对待处理。(www.daowen.com)

总体来看,市场建设类、收益约束类的PPP项目,其项目自身的运营就能够产生相对稳定的、市场化的现金流;购买服务类由政府提供补贴来保证稳定的现金流,原因在于其现金流存在不确定性;而资源配置类项目由于采取资源对价补充形式,其资金问题主要由社会资本自行解决,因此不局限于资产证券化方式,一些传统的信贷融资方式事实上就可以满足要求,资产证券化只是作为社会资本自行选择的补充融资和财务管理工具。

但前四种存在未来可预期或部分可预期现金流的项目当中,具体能否通过资产证券化来进行融资,以及操作中的一些难点,还取决于项目相关的法律问题等其他因素。因此以下将针对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阐述。

2.法律问题

目前中国的PPP项目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关法律体系如图4-2所示,主要框架由两部法律(采购法、招投标法),以及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构成;而在这一框架之下,具体又可延伸至部门规章、部门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等。

图4-2 PPP法律框架示意图

目前,财政部和发改委对于PPP模式应适用政府采购法还是招投标法尚没有达成一致。因此PPP法律实际上从最顶层就存在一些争议。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类似,未来可能也需要对PPP模式出台专门立法,从而解决其法律框架顶层设计的问题,真正促进PPP模式的长远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