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长尾理论: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规模优势

长尾理论: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规模优势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构成正反馈的边际成本递减、需求方规模经济的观点上,长尾理论与其有相通之处。在长尾理论中我们看到:沃尔玛必须将同一CD卖到10万张才能平摊管理费用获取利润,具有这样销量的CD连1%都不到。长尾使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规模优势。但长尾理论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长尾理论: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规模优势

一、利用网络产品的一般特性

为《长尾理论》欣赏的少数经济学家之一,兼职Google的哈尔·瓦里安(Hal.Varian),将正反馈作为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在构成正反馈的边际成本递减、需求方规模经济的观点上,长尾理论与其有相通之处。

1.边际成本递减

无论是原子的网络,还是比特的网络,其产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初始固定投入高,而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

在长尾理论中我们看到:沃尔玛必须将同一CD卖到10万张才能平摊管理费用获取利润,具有这样销量的CD连1%都不到。那么想购买韦恩喷泉乐队(Fountains of Wayne)、水晶方式(Crystal Method)最新专辑或其他非主流音乐的6万多消费者又该怎么办呢?他们只能去别的地方买;或放弃寻找,抹平个性,只消费和大众一模一样的东西。

网络产品的特点在于,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减。比如,虽然3G网络的建设固定投入巨大,但每新增一个用户的成本,并不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投入,并且可以平摊原有投资成本,用户越多,相对成本越低。

网络产品可以从改进初始投入与边际投入两个途径获利:

一是可以用无形资产替代有形投入,解决初始投入门槛高的难题。比如,胡戈与陈凯歌的投入,前者靠的是天才的创意,后者有上亿的物质资本投入,但获得的知名度却不相上下。这可以解释Rhapsody上那些不知名歌曲得以生存的原因:创意的初始成本,说大就大,就小就小,草根可以迈入无形初始投入的门槛。工具的普及,使每个业余爱好者凭兴趣就可以投入生产,从而使生产的门槛大大降低。专业化分工与业余化融合的界限日渐模糊。在这一点上,作者明显受到马克思和托夫勒的影响,但更加注重把乌托邦变成现实的先进生产力因素。

二是利用边际成本递减的优势,解决销售物理渠道限制的问题。比如微软产品的拷贝,在经过巨大的固定投入后,利用拷贝本身成本微不足道的特点,在扩大市场份额上做文章,使后继产品的销售获得相对的低成本优势。物理上的书店、影院就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切掉了大部分的长尾,不是因为作品不好,没人需求,而是书店和院线的物质成本难以支撑小批量、个性化的优秀之作。相反,销售网络边际成本递减的特性,使得利用长尾规则的商家如鱼得水。在网络空间,摆放40 000张唱片与摆放40 000倍于此的唱片,成本几乎是一样的。而给消费者增加40 000倍种选择,带来的利润加在一起,比经营少数需要冒很大风险才能成功的大热门,一点也不少,甚至还更多!

2.需求方规模经济

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是生产方规模经济;而新经济的特点在于需求方规模经济。个性化定制要想实现经济,它的生命力在于普及。一个不为众人和市场所知的个性化产品,内容再好,也不可能成为经济。长尾使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规模优势。

在传统大规模生产条件下,总规模很大,但单品需求量较少的需求长尾,也就是90%以上的小批量产品,被生产者砍掉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本书中提及的100名以后的影片,仅仅由于院线物理条件造成的成本限制,而成规模地舍弃了。而在互联网时代,长尾成规模地复活了,长尾以其总量上而非单品上的规模巨大、成本极低,而由“不经济”的,成为“经济”的。

长尾是需求方规模经济的另类表现形式。它不是强调需求方在短头形成规模经济,而是强调在长尾,在长尾的每一段,形成细分市场上的相对规模,甚至只是“集合器”一级的规模——即不同质的需求加总后形成的表现在总营业额、利润上的所谓“规模”。(www.daowen.com)

这就极大地补充完善了哈尔·瓦里安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理论,发展成为小批量生产、小市场条件下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理论。它的要点在于:网络就是规模,需求方规模经济,就是网络节点上的规模经济。

二、充分利用数字化优势

传统网络经济(如电信经济、铁路经济)与互联网经济,虽然同样具有“固定投入大,而边际投入小”的特点,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区别在于,互联网经济,是边际投入“更小”的经济。它之所以比传统网络经济的边际投入“更小”,完全是因为,传统网络经济未经编码化,它必须依附于传统介质而扩散,因此使自己加上了“重量”;而互联网经济可以借助编码化,完全“无重”地通过互联网本身达到扩散,从而占有高市场份额的目标。

举例来说,《无极》虽然从第一个电影拷贝到最后一个电影拷贝,边际投入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这一点与互联网经济相同,但它的最后一个电影拷贝和第一个电影拷贝一样,都必须依托有形的院线来发行。即使是对于它们的DVD产品来说,由于版权化经营,也必须借助于无形产品有形化的形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有形成本,如盒子、包装成本、批零差价成本等等。

在长尾理论中我们看到:在类似iTunes的纯粹数字化服务的情况下由于无需支付货架空间的费用、没有生产成本和几乎没有分销费用,那些被我们遗漏了作品的销售就成为了另外一种不同的销售,它拥有与畅销大片同样的边际利润。

换句话说,光有网络,没有数字化,长尾的尾巴也长不了。长尾是数字化、网络化的长尾。

三、抓住差异化、个性化生产的规律

丰饶经济学下,丰饶的是用户的选择权,稀缺的是选择的有效性。在用户选择权稀缺的经济中待惯了,人们已经不习惯选择了。以至于有经济学家惊呼选择过多,用户将无所适从。但长尾理论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谓的“选择悖论”(选择一多,用户头昏眼花),只是缺乏完善的选择助理服务的结果。它给信息选择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商机。正确的解决办法是:“给顾客们丰富的选择,但也要帮助他们便捷地搜索。”

典型的例子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商业本质,是让消费者主动将自己的需求,成规模地暴露出来;同时让他们方便、快捷地看到想要的准确结果。每个消费者在搜索引擎上键入自己的搜寻目标,实际就是差异化、个性化地提出自己的定制要求。而搜索引擎并不是像传统手工艺匠人那样,一个一个制作出产品,而是通过软件方式,自动化地实现供求匹配,按照消费者提出的定制要求,自动、低成本地一对一提供服务,满足需求。

亚马逊的做法是利用协同过滤系统(collaborative filtering),当顾客主动“暴露”了自己的需求后,进行关联推荐。即通过研究顾客的浏览行为和购买行为来对其他顾客进行指导(例如“购买此商品的顾客也购买过……”)。无论是谁,目的都是一样的:利用推荐带动对长尾商品的需求。

长尾理论非常好地总结了差异化、个性化经济——也就是选择权“丰饶”的经济——不同于缺乏选择的大规模制造经济的独特规律。注意力经济理论只谈到信息的过剩导致注意力的稀缺,而长尾理论把注意力的重点转到信息增值服务上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