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广东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简介

广东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简介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总量持续领先全国的同时,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国家对广东教育提出了较高期望,唯有不断提升全省教育水平,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广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广东省高等学校无论在类型、布局、层次还是学科专业设置方面都存在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

广东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发展简介

2012年,习近平同志在视察广东时提出殷切期望:“广东省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既是党中央对广东的高期望、高要求,同时也应是广东必然的历史担当。“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同时也是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胜阶段。广东省GDP总量连续27年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一,2016年前三季度GDP仍稳居全国第一,达57061.17亿元,同比增长7.3%。在经济总量持续领先全国的同时,广东省未来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2]从经济的持续发展来看,广东省面临着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利用低成本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的“双向挤压”的巨大挑战;在区域发展方面,广东是目前沿海发达省份中区域发展最为失衡的省份,在珠三角高速发展的同时,粤西、粤北大部分地区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把握机遇、在挑战中赢得主动,实现新一轮引领型发展,未来广东必须切换动力,继续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战略,加快完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这既是党中央对广东发展的殷切期望,也是新阶段广东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提高广东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众所周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教育实力是区域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中的核心竞争力。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领域,是国家和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力量,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经济社会一切发展目标的实现,根本在教育,核心在科技,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实践证明:经济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在“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站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提出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为总抓手,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省教育事业有了新进步,形成了新局面。2016年,是我国实施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东省进入深化教育综合体制改革新阶段的重要一年。在新的“十三五”发展阶段,广东省继续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和发展,并取得了不少进步,教育普及程度、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保障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前教育方面,毛入园率由2010年的82.57%提高到2015年的100.97%,5年提高了18.4个百分点,幼儿园总数超过1.6万家,比2010年增长46.7%,在园幼儿达到402.2万人,比2010年增长45.1%,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园难题;在义务教育阶段,2016年全省教育强镇达1547个,教育强县124个,教育强市18个,覆盖率分别为97%、93%、85.71%,全省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98.99%,全省学龄儿童入学率连续五年始终高于99.9%,有力地保障了全省适龄儿童能够普遍接受小学教育,全省小学毕业生升学率由2010年的95.5%上升到2015年的95.9%,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在高中阶段,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86.2%提高到2015年的95.66%,5年提高了9.5个百分点;在高等教育阶段,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28%提高到2015年的33.02%,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数(含独立学院)从2011年的134所增加到2015年的143所。此外,在教育财政投入上看,广东省教育经费投入也有了很大提高。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0年的1532.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100亿元,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从2010年的1044.02亿元(占广东省GDP的2.27%)增长到2015年的2300亿元(占广东省GDP的3.17%)。2016年11月12日,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推进教育体制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并签署“十三五”产学研合作协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希望广东立足教育发展实际,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国家对广东教育提出了较高期望,唯有不断提升全省教育水平,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广东省教育改革发展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比如,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内国际教育先进水平相比,广东省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存在明显差距;广东省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质量和水平与广东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适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不相协调等。因此,从维持经济强省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仍面临提质增速的巨大压力,对广东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的支撑和引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具体来讲,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对区域创新的支撑力不足。广东省高等学校无论在类型、布局、层次还是学科专业设置方面都存在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在高等学校类型上,各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相对趋同,高校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鲜明现象突出,既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和异质化,又难以满足广东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www.daowen.com)

第二,高水平大学数量、质量有限,对区域创新的引领力不足。高水平大学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技术支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引导性的作用。近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统筹领导下,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目前与北京、上海、江苏和湖北等省市相比,广东省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数量和质量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差距,与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地位很不匹配。

第三,产学研协同局面不佳,对区域创新的回馈力不足。由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各个主体之间联系不足,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得创新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回馈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合力。例如,在体现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筹建方面,广东省仍然未能取得零的突破。如在研究与试验发展(也称R&D)经费支出上,近几年虽然投入力度有所加大,但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仍需进一步提升。在国际上,R&D经费投入强度达2.5%,标志着创新能力基本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的数据显示,广东省的投入强度为2.47%,仍存在细微的距离,与北京(6.01%)、上海(3.73%)、天津(3.08%)、江苏(2.5%)4个省市也存在差距。此外,R&D经费结构也不尽合理,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能力和承担重大项目能力均不足,所出成果在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表现不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