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建议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建议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各省份之间的制度溢出和经济溢出效应来看,正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于东南沿海省份之间,尤其集中在江浙沪构成的长三角地区。云南、广西等省份的正溢出和集聚效应,可能与其特殊的资源条件和边界开放政策有关。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建议

(一)扩展试验区范围

作为试点区域要起到示范作用,其本身的溢出效应要明显。从各省份之间的制度溢出和经济溢出效应来看,正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于东南沿海省份之间,尤其集中在江浙沪构成的长三角地区。在全球一体化和全国协调发展的态势下,传统的东北部等某些地方性区域经济中心,反而成为制度溢出效应所不能及的区域。云南、广西等省份的正溢出和集聚效应,可能与其特殊的资源条件和边界开放政策有关。从溢出影响和集聚效应来看,只有与长三角地理邻近的河南、山东、安徽才可能成为最大的获益区。因此需要多个点(如自贸区试验区)进行制度创新溢出,才能相应带动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优化。从“基层试验”到“顶层试验”,分散到全国各省份、各领域中去试验,全国多个“试验场”可以较快地积累经验,将时间分散到空间进行试验(以空间换时间,如设置多个自贸试验区)。也就是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另外,多个试验场存在溢出效应,综合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结果才是有益于全面推广的经验。

(二)产业布局重新调整

从产业关联性(包括历史因素)、创新潜能等方面进行产业定位和考虑产业群的区位选择,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情况,发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发展多形式、多业态的产业集群,并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形成产业链上的梯次分布。同时注意过度聚集造成的交通、资源、协调等问题。拓展沿海、沿江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促进产业转移和集群跨区域整合。产业合理分工是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系统工程,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通过制度设计,发挥区位、政策和功能优势,形成区域协同与空间集聚。依托本地的传统技艺和大企业,充分利用外资,发挥示范带动效应,逐渐形成产品特色鲜明的产业群。并强化各产业群间的分工协作,使其展开良性竞争。通过价值链攀升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业群的外向对接能力,协调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向发展,提升其复合化功能。

(三)政府的互动作用(www.daowen.com)

1.空间相关或近邻效应的结论为省份间协同制定政策提供了可靠依据。本书运用行政区域的统计数据,得出区域互动的结论,包括城市等级扩散的问题,其中可能的互动机制包括:竞争机制(底线竞争)、学习机制、经验汲取等。本书结论强调跨行政区域的互动,实际上建议打破行政壁垒,考虑包括区域一体化和产业合理分工的问题。需要在各区域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加强制度优化与创新。根据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与产业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经济革命并不会凭空而来。新通信手段和能源的采用通常是政府和产业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政府(以公共投资的形式)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对新兴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并通过不同的税收激励机制和补贴制度确保新经济秩序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的转型和政治价值的变化同样也带动政府机制的变化”(里夫金,2012)。

2.制度(政治)、地理之间的平衡,需要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主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政府不直接干预,而是提升法治水平,实行高效透明的政府管理,实施高水平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倡开放型合作,全球协同创新。政府应该把金融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并非作为政策工具。建立政府联系机制,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国际化背景下,地区间加强合作和互动是为了提升区域国际综合竞争力,并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共同培育区域产业集群,实现城乡、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协调。

3.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合作和联动,突破现有体制约束,实现区域(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知识“是我们对共享经历的解释。寻找真相就是懂得万事万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的,通过与他人深入互动,才能发现这些联系。我们的经历和相互关系越多元化,就越容易理解现实,越容易理解我们每个人是如何融入整个大背景的”(里夫金,2012)。

4.政策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可由市场潜力和本地市场效应证明,但需要关注另两种效应。其中,只有政策强度达到某个阈值才能取得预期效果,称为门槛效应。地区滞后效应强调历史事件的持久影响力,即使政策作用时间很短暂,也可能有长期持久的作用。要消除这些带有门槛值或“路径依赖”性质的效应很困难,如经济地理模型所证实的那样需要强劲的政策介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