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强度与道德认知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分析

道德强度与道德认知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参与项目群运作的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及多主体性,有必要分析伦理气氛下道德强度、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状况,为项目群达成既定的总体及部分效益目标发挥辅助性作用。一般地,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行为有预测作用,与管理者的伦理认知、伦理判断及伦理意向之间构成正相关关系。

道德强度与道德认知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分析

相对于传统类型的项目,项目群管理者在处理大中型项目群管理问题时面临愈加复杂的局面,如多种具有交互关联关系项目之间的资源分配、人员协调、技术水准评估、高效衔接等环节都需要保证协同运作。由于参与项目群运作的管理者的利益冲突及多主体性,有必要分析伦理气氛下道德强度、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状况,为项目群达成既定的总体及部分效益目标发挥辅助性作用。

1.道德强度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

这里主要以伦理决策过程的四阶段理论为依据,重点关注道德强度的前三个维度,即结果大小、社会舆论和效应可能性。①多决策主体在项目群管理的过程中,尤其面对大中型项目群时,结果大小强度越大,管理者面临的社会舆论环境越复杂,促使决策个体深入体会决策困境中的伦理因素,在不同层级项目运作中不断地与项目群的既定总效益目标进行对接,促使所做出的决策行为符合伦理价值判断的要求;②项目群的建设周期往往较长,多种类型的伦理气氛及其变化造成企业员工个体道德的变化,企业各层级组织者应当密切关注员工的道德强度,营造和谐、美满的工作氛围,保证员工以一个舒心、顺畅的心理状态投入到长期繁重的工作任务中;③道德强度能够带动优良企业文化的良性循环,在不同项目的员工中间起到引领作用,能够更多地以集体利益、项目核心效应为导向,在单个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的情况下保障项目群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2.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的影响(www.daowen.com)

根据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理论,在项目群运作过程中,当管理者个人处于道德认知的高阶阶段时,可能也更容易做出符合项目群发展方向的规范行为;反之,则会与项目群的前期规划目标相抵触,造成难以消弭的危害。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会对伦理决策过程中的伦理认知、伦理判断、伦理意图造成直接的影响,同时这三者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彼此相互影响。

一般地,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行为有预测作用,与管理者的伦理认知、伦理判断及伦理意向之间构成正相关关系。①项目群各层级管理者的个体道德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会分布于不同的层次阶段,处于习俗水平阶段的管理者应当是最多的,具有高层级道德认知水平的管理者人数较少。为保证整个项目群运作的实际需求,需要不断提升项目群管理者的道德认知及诚信度。②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与伦理认知具备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在实际工程项目群中,由于项目的复杂多变性,多个集团企业需要联合作业,项目任务以系统化多层次关系展现,针对各项任务的项目群管理者,其个体道德认知水平状况会对伦理认知进行正向的引导,那些道德认知层级较高的管理者会对低阶段状态的管理者产生引导作用。③与伦理认知类似,个体道德认知与伦理判断、伦理意向也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但明显弱于与伦理认知的相关关系,不过同样能达到对管理者的伦理判断进行引导的正向效应。

综合考虑道德强度、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项目群管理者伦理决策行为的影响,可知以下结论:在考虑道德强度的3种主要维度下,项目群管理者的伦理决策行为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正向影响,对项目群综合效益的优化起到规范及制约作用,其中三种不同类型的伦理气氛状态在正向影响中发挥适当的协调效果。基于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对伦理认知、伦理判断及伦理意向的预测,可知项目群管理者具备的信用程度越高,其对项目群运作周期中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的认知也会有越清晰的判断,无论是个体决策者还是项目群多层级决策主体都会逐步产生符合项目群整体利益或者促使项目群达到集体利益最大化的伦理决策行为。此外,那些层级比较高的决策参与者,在集体主义文化熏陶下,会对道德认知阶段低的企业员工产生显著影响,在系统化的项目群管理作用下,个体会积极向道德认知高阶准则靠拢,逐步减少隔阂,保障项目群达到集体利润最大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