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下游环境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下游环境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00年至今,根据塔河治理目标和实施进展情况,利用开都河丰水时期,成功地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7次应急输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面貌得到改善,许多地方枯木逢春。2003年,加上车尔臣河来水,在塔里木河尾闾台特马湖最大时形成了200km2多的湖面,这次实地调研时,台特马湖面积仍然接近200km2,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干涸近30年的历史,使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得到了修复和改善。

下游环境修复:改善生态环境

自2000年至今,根据塔河治理目标和实施进展情况,利用开都河丰水时期,成功地向塔里木河下游实施了7次应急输水,塔里木河下游生态面貌得到改善,许多地方枯木逢春。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以下生态植被5年来共受水18.3亿m3(其中,来自孔雀河水量11.62亿m3,来自塔里木河干流水量5.03亿m3),水流6次到达台特马湖。2003年,加上车尔臣河来水,在塔里木河尾闾台特马湖最大时形成了200km2多的湖面,这次实地调研时,台特马湖面积仍然接近200km2,结束了塔里木河下游河道干涸近30年的历史,使塔里木河下游生态得到了修复和改善。

几年来,通过在下游设置监测断面,对地下水、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土壤水等进行监测,布设植物样地进行采样和调查。监测资料表明,下游沿河两侧地下水位有明显的回升,水质得以改善,植被生存条件大为好转,天然植被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地下水位逐步恢复。根据本次调研时提供的数据,距离主河道1km以内的地下水位升高至-4~-2m(原来为-7m以下),距离主河道1~3km区域的地下水位升高至-7m左右(原来为-12m以下),促成了胡杨等植被的复苏和生长,减少了各河段河长的水量损失,缩短了向下游输水的时间,增加了送往下游的水量。

(2)输水后地下水质有了明显改善,目前矿化度已改善至1.5~2(原来高于3)。(www.daowen.com)

(3)输水后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总体上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4)7次输水对天然植被的恢复产生了直接效果。塔河两岸处处都可以看到枯木逢春的景象,河道两侧已有相当数量的次生苗出现,间歇过水的河道内胡杨苗等的生长尤为茂盛,红柳开花、胡杨开花结果等生殖能力的反映尤其明显,据输水后遥感资料反映,干流大西海子以下天然植被恢复面积达27万亩。

(5)沙地面积有所减少。据有关资料反映沙地面积减少了50万亩,沿途可以看到过去为沙地的地方现在多为水体和植被所代替,还经常可以看到黄羊、野兔、天鹅、水鸟野生动物。从2001年11月18日以后,塔里木河尾闾台特马湖始终保持着一定湖面,天然草本植物开始生长,禽鸟开始栖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