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入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可行性:务实视角下的滨海新区

深入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可行性:务实视角下的滨海新区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渤海区域各地的迫切期望,为滨海新区深入参与区域合作、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综上所述,滨海新区不仅自身具备了深入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更肩负环渤海区域各地的殷切期望,进一步深入务实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成为必然。

深入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可行性:务实视角下的滨海新区

无论从环渤海区域合作二十多年的发展状况,还是从滨海新区十几年的发展成绩来看,滨海新区深入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已经具备可行性。

1.滨海新区已具备深入参与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

区域合作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当前,滨海新区在新区建设、政策保障等方面的优势开始显现,各方面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利用自身优势深入参与区域合作将保证滨海新区在区域合作中获益。

在新区建设上,以产业发展为例,滨海新区在南港区域重点发展石化产业、冶金装备制造产业、港口物流产业以及相关的配套服务产业,在西部区域重点发展航天汽车新能源等现代制造业。本地区产业格局的构建和优势产业的培育保证了滨海新区在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中,能以自身优势顺利进入区域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与其他省市上下游产业的无缝对接,规避恶性竞争。

在政策保障上,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某些不适应区域合作的因素,这些因素制约着区域合作的良性、深入发展。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这种改革一方面体现在参与区域合作的政府自身作出调整,一方面体现在府际间为适应区域合作的要求而进行的协调合作。这之中,前者又是居于首要和根本地位的。目前,滨海新区首个“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已经完成,在此基础上,滨海新区开始以务实的视角和开放的态度对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土地管理体制、金融创新、涉外经济体制等十个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这些举措无疑为滨海新区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进而为府际间协调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因此可以认为滨海新区已经具备深入参与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www.daowen.com)

2.环渤海各地迫切期待滨海新区深入参与区域合作

滨海新区是北方经济中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环渤海区域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目前,区域各地均积极采取措施对接滨海新区,希望借助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契机,实现本地区的经济腾飞。环渤海区域各地的迫切期望,为滨海新区深入参与区域合作、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一方面,环渤海各地的期望为滨海新区提供了良好的区域合作环境。周边腹地的客观需要与滨海新区的主观愿望相对一致,有利于滨海新区大胆投入环渤海区域合作中去。另一方面,环渤海各地的迫切期望更体现在行动上。山东、河北、内蒙古等地为承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从政策、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先期准备,主动为滨海新区深入参与区域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产业基础。从资料上看,山东滨州为承接滨海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建设了滨州北海新区;[6]河北玉田为进一步加强与滨海新区的产业对接,与东疆保税港区签署了合作协议;[7]此外,一年一度的津洽会也成为外省市与滨海新区对接、借势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这些前期准备使得滨海新区有了参与区域合作的平台,也令深入参与区域合作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滨海新区不仅自身具备了深入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更肩负环渤海区域各地的殷切期望,进一步深入务实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成为必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