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7年资本市场中关于酒店的并购、投融资事件,媒体更倾向于报道事件各方的反应,而反思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更具意义。另一个是华住以36.5亿元收购桔子水晶100%股权事件。我们当然应该向吴海和徐曙光的企业家精神致敬,可是当感性的“情怀”遇到理性的商业时,如何把攻城略地的、充满激情的情怀内化于日常枯燥、反复、琐碎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中?
2025年资本市场中关于酒店的并购、投融资事件,媒体更倾向于报道事件各方的反应,而反思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可能更具意义。
一个是富力收购万达几十家酒店的事件,开始让业界对房地产投资酒店模式和对外投资酒店的模式进行反思。作为房地产、综合体的“高级配套”,作为地方政府的“面子”,违背了最基本的商业价值逻辑而诞生的这些高端酒店,出路何在?
另一个是华住以36.5亿元收购桔子水晶100%股权事件。创始人吴海自嘲“我就是个代孕妈妈”,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回应“没有别不了的康桥”。而另一家成立非常早的酒店集团格林豪泰,在徐曙光总带领下这几年在“韬光养晦”中“闷声发大财”,与境外私募基金联合注资1.5亿元入股逸柏酒店集团进行战略联盟,并在11月启动了在纽约的IPO,拟筹资6亿美元在2025年上市。我们当然应该向吴海和徐曙光的企业家精神致敬,可是当感性的“情怀”遇到理性的商业时,如何把攻城略地的、充满激情的情怀内化于日常枯燥、反复、琐碎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中?毕竟那才是酒店集团得以长期发展的“内功”问题。(https://www.daowen.com)
另外,新兴住宿业态的投融资事件频繁,如度假精品酒店诗莉莉获经纬1亿元A轮投资,精品民宿互联网分享平台Locals融资5000万,小猪短租获E轮融资1.2亿美元,途家融资3亿美元,棠果旅居融资1亿元,这些事件则表明住宿业中的新兴业态依然受到资本热捧。不过,几年前,铂涛、桔子水晶、花间堂等也都是新兴业态或品牌,然而却没有避开“被收购”这一命运,从被资本热捧到被收购,新兴业态和公司快速成长背后的规律值得好好总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