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BOT融资模式概述

BOT融资模式概述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BOT融资的定义BOT直译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是作为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出现的。

BOT融资模式概述

1)BOT融资的定义

BOT(Build-Operate-Transfer)直译为“建设一经营一转让”,是作为私营机构参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出现的。我国所称的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就是指BOT投资项目,其含义界定为:“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项目授予外商为特许权项目成立的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特许期满,项目公司将特许权项目无偿交给政府部门。

国际上对这种基础设施也有定义,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把BOT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对基础设施进行筹资、建设、维护及运营的私有组织,此后所有权移交为公有。”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把BOT定义为:“政府给予某些公司新项目建设的特许权时,私人合伙人,或某些国际财团愿意自己融资:建设某些基础设施,并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该设施,然后将此移交给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机构。”亚洲开发银行(ADB)把BOT定义为:项目公司计划、筹资和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经所在国政府特许在一定时期经营项目;特许权到期时,项目的资产所有权移交给国家。

由此可见,BOT实质上是一种债务股权相混合的产权,是以项目构成的有关单位,包括项目发起人、私人投资者、运营商等组成项目公司。对项目的设计、咨询、融资和施工进行一揽子承包,当项目竣工后在特许期内进行运营,向用户收取服务费,以收回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润,最终将项目交给政府。

2)BOT的产生和发展

BOT方式已经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运用和推广。它创造性地将政府和外国私人投资者通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联系在一起,为跨国资本在东道国政府传统的公共职能领域寻求利润最大化提供了较好的制度衔接,体现了当今跨国资本自由流动的态势。1984年,当时的土耳其总理厄扎尔首先提出了BOT这一术语,想利用BOT方式建造一座电厂。这个想法立即引起了世界的注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他们把BOT看成是减少公共部门借款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推动国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英法海底隧道项目的建设,则进一步促进了BOT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81]

20世纪80年代以来,BOT这种投资与建设方式被一些发展中国家用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也被当成新型投资方式进行宣传。事实上,这种引入私营机构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早巳有之。早在17世纪和18世纪的欧洲,在一些运河、桥梁的修建中就出现了私人投资的成分。17世纪英国政府允许私人建造灯塔,经政府批准,私人向政府租用建造灯塔必须占用的土地,在特许期内管理灯塔并向过往船只收取过路费;特许期满后政府将灯塔收回并交给政府所属的领港公会管理和继续收费。到1820年,在全部46座灯塔中,有34座是私人投资建造的。可见,当时这种具有BOT性质的投资方式在效率上就远远高于行政部门。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的欧洲国家,政府已经广泛利用私营机构的力量进行公路、铁路和运河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尤其是在欧洲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中,私营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伦敦巴黎的供水就由私营公司承担。19世纪后期,在北美大陆的交通运输中,也曾允许北方工业财阀投资建筑铁路和一级公路,建成后定期定点收取营运费用,投资收回并获得必要的利润后,以无偿或低于市价的价格转让给政府公共机构。后来这一方式逐渐被推广应用于国内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电厂地铁等公共工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铁路、公路、桥梁、电站、港口)也在利用私人投资,这些私人投资者为了赚取巨额利润而甘愿承担所有风险。两次世界大战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政府机构来承担,这种模式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那些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更是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世界经济形势逐渐发生变化。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BOT这种投资方式正式出现在经济舞台上。BOT项目融资方式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其本身具有的优势外,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是推动BOT发展的重要原因。这些原因主要有[82]

第一,减少债务和赤字是发达国家采用BOT融资方式的财政原因。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化等导致对交通、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需求急剧膨胀,经济危机和巨额财政赤字、沉重的债务负担使许多国家实行紧缩财政的政策,政府投资能力锐减,无力承担众多急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只得转向寻求私人资本,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解决国内资金短缺和国有部门效率低下问题是发展中国家采用BOT投融资方式的动因。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国有部门效率低下,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不善,为此许多发展中国家制定了采用私人资本和国外资金缓解公共财政困难和提高服务效率的战略。BOT项目融资恰恰成为进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引进国外工业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较为新颖而有效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同时也成为利用外资的新形式。

第三,国际私人剩余资本寻求出路是推动BOT项目融资方式发展的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出现了一些私人剩余资金,这些资金不断需要新的投资机会,BOT方式引起了拥有剩余资金的投资商的极大兴趣。他们通过和政府合作,通过特许权方式的安排,促进私人拥有和经营以无追索权方式供应资金的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各国政府观念的转变为BOT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长期以来,各国政府都认为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由国家来承担,政府是基础设施的拥有者和经营者,这种设施是无偿使用的,其费用由财政税收进行支付,任何私人资本都不能涉足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二十余年来,这种长期制约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国家开始允许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开始采用有偿使用公共基础设施的措施,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同时,非国有化浪潮使一些西方国家放弃了政府对大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垄断,改由私人部门来建设和经营。政府观念的改变,为BOT项目融资方式在各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BOT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www.daowen.com)

BOT投资方式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其内涵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并在其基本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时间、地点、外部条件、政府的要求以及有关规定不同出现了各种派生形式。以下是BOT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变形式[82]

(1)BOT的基本形式

①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最典型的形式。指特许商被授权为东道国政府设计建设工程并在特许期内经营管理项目以取得收益并得到投资补偿,在特许期满后将项目的资产无偿转让给政府。

②BOOT(Build-Qwn-Operate-Transfer),即“建设-拥有-经营-转让”。BOOT与BOT的区别在于:BOT方式在项目建成后,特许商只拥有项目的经营权而无所有权,而BOOT项目的特许商在特许期内既有经营权又有所有权,同时采用BOOT方式的时间一般比BOT方式的要长。

③BOO(Build-Own-Operate),即“建设-拥有-经营”。这种方式是特许商根据政府赋予的特许权,建设并经营某项基础设施,但特许期满后并不转让给政府.而是继续经营。

(2)BOT的演变形式

①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发展商在项目建成后以一定的价格将项目资产转让给政府,由政府负责项目的经营和管理。

②BOOST(Build-Own-Operate-Subsidy-Transfer),即“建没-拥有-经营-补贴-转让”。发展商在项目建成后,在特许期内既拥有项目资产又经营管理项目,但风险高或经济效益差,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特许期满后将项目资产转让给政府。

③ROT(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即“修复-经营-转让”。政府授权发展商把项目修复好,并在授权期内进行经营和管理,获取收益,期满后将项目资产转让给政府。

④BLT(Build-Lease-Transfer),即“建设-租赁-转让”。即发展商在项目建成后并不直接经营,而是以一定的租金出租给政府,由政府经营,授权期满后,将项目资产转让给政府。

⑤ROMT(Rehabilitate-Operate-Maintain-Transfer),即“修复-经营-维修-转让”。发展商修复项目,负责经营和维修,在授权期满后,发展商将项目资产转让给政府。

⑥ROO(Rchabilitate-Own-Operatc),即“修复-拥有-经营”。发展商在政府授权下修复项目后,拥有项目所有权,对项目进行经营和管理。

⑦TOT(Transfcr-Opcratc-Transfer)即“转让-经营-转让”。政府将项目转让给发展商,发展商负责经营和管理,授权期满后转让给政府。此外,BOT融资方式还有DBOT(Design-Build-Operate-Transfer,即“设计-建设-经营-转让”);DOT(Develop-Operatc-Transfer,即“开发-经营-转让”);OT(Operate-Trantfer,即“经营-转让”)MT(Operate-Management-Transfer,即“经营-管理-转让”);SOT(Sold-Operate-Transfer,即“售出-经营-转让”)等形式。这些形式在具体运作方式和转换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其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和BOT实际上是一样的,因此都被称作BOT项目融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