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可持续未来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可持续未来的基础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中央、省、市三级打响秦岭保卫战,秦岭北麓西安段共有1194栋违建别墅被列为查处整治对象,正是当前我国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律来抓生态文明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写照。

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可持续未来的基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但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阐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根本上取决于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而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保护绿水青山这个“金饭碗”,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重点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

典型案例

采煤塌陷地绿色转型的“贾汪样本”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曾是百年煤城,近年来持之以恒推进采煤塌陷地绿色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一是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生态伤疤”变成湿地景观、沃野良田、宜居宜业宜游福地,特别是潘安湖、月亮湖、小南湖等湿地景区湖水盈盈、令人神往。二是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巨变。彻底结束“地下为主、一煤独大”的历史,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文化生态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三是居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巨变。煤矿关闭遗留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完成比例达到86%,数万户群众喜圆“安居梦”。

千岛湿地潘安湖(www.daowen.com)

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制度,完善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等,推动生态文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强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控、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老虎”。2018年7月以来,“秦岭违建别墅拆除”备受社会关注。中央、省、市三级打响秦岭保卫战,秦岭北麓西安段共有1194栋违建别墅被列为查处整治对象,正是当前我国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格的法律来抓生态文明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写照。

延伸阅读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