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基层设备管家体系中的点检(包括产品作业操作人员的日常点检、设备管理专职点检的定期点检和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的解体、精密点检),在发现产品作业线设备上的关键设备及其状态受控点有异常现象、隐患或超过点检标准之处,经过设备管家体系定期的研讨、会诊,并告知相关的领导,即可实施“工程委托”,报请检修施工管理部门,对其进行修复处理。企业各基层设备管家,特别是专职点检方,在产品作业线设备停产检修、工程委托前,必须要掌握一些情况,如图2.6-10所示。
图2.6-10 工程项目实施工程委托前的流程图
然后,就可以从设备管家体系中各位点检处汇总工程项目施工计划的初稿,再经过专职点检方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自查”(详见上图),排除一些尚不具备检修的项目,即可整理出“工程项目施工计划表”的第二稿,再考虑一下项目的重要、紧急程度以及先后排序、确定主次,最后,经过相关部门的审定,就进入到可以开具各基层、各设备管家体系需要进行委托的“工程委托单”。
关于“工程委托单”的形式,在本书的第3篇的附录E,关于“企业停产检修标准化常用表格”的“表E-14”已经给出。在工程委托单里,其中,有两项关于“检修施工工时”的,在这里做一个说明。在本书第3篇的附录C,“点检14种常用表格的形式及其填写方法”中,关于“维修作业标准”一节里,介绍了检修工程项目的“工时工序表”。该表是以同一个式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即,专职点检方在面对一个从未做过的工程项目时,就不知道该项目的检修施工工时应该是多少,故在工时工序表上填写的“工时”数,是专职点检方的一个“估计值”,然后,检修施工方接到工程委托单时,应该理解其上“委托方的工时”,就是个“不标准的估计值”。同理,检修施工方也可以提出一个预计值。在此前提下,检修施工方就去实施工程项目的检修,检修结束,要填写“维修记录表”,该表上的“工时”,就是这个施工班组的“实绩值”。以后,有意识地安排由其他检修施工班组对该工程项目的检修,就会有相应的“实绩值”,再经过“工程实绩定量化”的“业务研讨会”的研讨,根据企业的要求、各级领导的意见和检修施工方的平衡,即可在几次反复研讨不同“工时工序表”、“维修记录表”的基础上,得出该工程项目在某个特定时期的“维修作业标准”,作为企业对该工程项目检修施工时的统一考核标准。具体实施如图2.6-11所示,图中共分两种状态(维修作业标准时间未设定和已经设定)和三方人员(专职点检方和检修施工方的工程效率班及工程施工班组方)。首先,专职点检方通过工程委托单实施项目委托。在图2.6-11的上面部分,是从未做过的工程项目,因此,专职点检方要有一个估计的工时,用“1”表示;递交到“工程效率班”那里(关于工程效率班的含义及详细情况,在下面的章节中有叙述),他们也有一个估计的工时,用“2”表示,当分配给某个工程施工班组,其预审时间用“3”表示,这样,无形中有了三个“工时”的数据,但,一个也不是真正的真实数据。通过检修施工班组受理后,实施了一次检修施工就产生了一个真正的“实绩工时”了。这里,就将这个“实绩工时”作为第二次委托时的“标准时间”(这只是临时用,并不是维修作业标准工时)用虚线表示。这样,该工程项目再次(https://www.daowen.com)
图2.6-11 维修作业标准产生的流程
委托时,就按图2.6-11的下面部分流转。因为,已经有了一个“实绩工时”,就不要像第一个循环时需要“估计工时”了,其他的流程就同上所述。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项目就会有了数次的实绩工时了,那时,就可以组织“工程实绩定量化”的“业务研讨会”,经过商讨和认同后,即可确定该“工时”的数值,作为该工程项目的“维修作业标准”,其“工时”就被认可为“标准工时”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