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城市化的内涵与实质

城市化的内涵与实质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英群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城市化等。许成安、戴枫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也就是说,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城市化的内涵与实质

城市化既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也是一切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工业化及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对于城市化内涵的认识,国内外学者有着较为一致的看法。西班牙学者塞尔达(Serda)首先于1867 年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提出城市化概念: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随后,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日本学者山田浩之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化;另一种是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或上层建筑)中的城市化。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社会空间过程,包括人口、社会、文化、经济、生态、物质、管治等7 个相互作用的方面”;美国著名城市专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认为,城市的实质是人类的化身。谢文蕙、邓卫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持续大规模改变的过程。朱铁绩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乡村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郭熙保认为,城市化是经济活动的集中过程,人口集中是城市化最本质的特征,城市化水平常表示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刘英群认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化、文化的城市化等。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又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范畴提出适合该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

人口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聚并转化的过程,国外学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将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赫茨勒(Holzler)指出,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流入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威尔逊(Wilson)将城市化理解为一种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埃尔德里奇(H. Eldridge)指出,城市化的全部含义就是人口的集中过程;克拉克(Clar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持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持续增加的过程。国内学者林国先通过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城市化的进程,认为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城市化的基本特征。郭书田、刘纯彬以及杨重光、刘维新认为这种集中既表现为城镇数量的增加,也表现为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充。

经济学强调,城市化是农业经济向城市工业与服务业经济的转化。沃纳·赫希(W.Hirsch)认为,城市化是指以人口稀疏、空间上均匀遍布、劳动强度很大且个人分散为特征的农村经济转变成为城市经济的变化过程。叶裕民认为城市化是非农产业在城市积聚的过程。许成安、戴枫认为,人口的转移和人口的集中只是城市化的表现形式,而经济活动的集聚,才是城市化的主要内容,这种集聚包括要素、生产、交换和消费的集聚。

社会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如:路易斯·沃斯(Louis·Wirtih)指出,城市化意味着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过程。孟德拉斯(Mendras)认为,乡下人享有都市的一切物质条件和舒适,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市化了。(www.daowen.com)

地理学强调,城市化是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陈颐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或城市地带集中的现象或过程,它既表现为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市集聚而使城市规模日渐扩大,又表现为在非农产业和人口集聚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城市,城市数量逐渐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认识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观察角度折射出不同的研究理念,可谓见仁见智。但是,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提高所引起的人类社会经济物质和文化思想的演变过程,主要包括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生产方式转化为城市生产方式(工业与服务业)、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等。其中,人的转化是核心,地域的转化是物质条件,生产方式的转化是主要手段,生活方式的转化是最终结果。也就是说,城市化的实质是“人口”的城市化,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当然,在实现“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占用特定区域的耕地资源,尤其是在城市化率较低的阶段与城市化加速阶段要占用大量的耕地,才能保障城市人口的基本需求,真正实现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本书认为,城市化本身包含两层含义,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城市化表现为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它是各经济体、各产业之间配置社会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人口集聚下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程度的表征;从动态的角度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是落后的农业经济向先进的工业或多元化经济转变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产业分工不断细化下的调整变换过程,也是人类生产方式、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向更高层次演进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