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井冈豆皮飘出创业新路的介绍

井冈豆皮飘出创业新路的介绍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营养学资料表明,每100 克豆浆、豆腐、豆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 克、8.1 克、44.6克,而水分含量则是96 克、82.8 克、7.9 克。刘南斗:目前,我的工厂有磨浆车间、制皮车间、烘干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工人四五十人,可日产井冈豆皮500 公斤,一个月生产成品12~15 吨,一年下来纯利润在60 万~70 万元。

井冈豆皮飘出创业新路的介绍

——访江西省遂川县生源食品厂厂长 刘南斗

编者按:又到了春花烂漫、万木葱茏的季节。在大家都忙于谋划一年的创业之计时,作为记者的我们也同样计划着给读者朋友送去新年创业的经验。想创业是很多人都有的冲动,但“如何创业”却又是很多人在冲动之后的迷惘。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比较稳妥的创业还是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开始,这样既可以节省投资又可以较大程度地规避风险。下面采访的主人公就是利用祖传的技术、采用现代的设备进行创业的。

记者:刚才到现场看了您的生产车间,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全国农民创业的大队伍中却也很有代表性。您回顾一下走过的创业路程,一定有很多想说的话吧?请您谈谈自己的创业经历。

刘南斗:说实话,回顾创业走过的路,我的内心总是不易平静。对我来说,虽然现在的生产规模还不算大,但是已经算是很不容易的了,对目前的状况我也感到满意。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初中毕业后,懵里懵懂地跟着同伴去外面打工,那时总觉得打工很好玩,既可以体验大城市的繁华,又可以有自己支配的收入。那时也非常时兴外出打工,但对我来说是乘兴而去、遗憾而回,真正体验了一下“理想很圆满,现实很骨感”的味道。在打工的几年中,让我感到没有文化的苦处,稍微有点科技含量的工作就没有我的份,只好做一些杂活,脏累差的工作天天重复做,生活条件不仅差得出乎我的想象,而且饮食习惯也难以适应。都市的繁华、生活的惬意虽然让我羡慕,但都似乎离我太遥远。在这种情况下,我又非常渴望在家乡的日子了。在家人的劝说下,我最后放弃了再去打工的想法,从那以后就一心一意跟着父母做起了井冈豆皮。井冈豆皮那时也不叫这个名儿,而是叫豆腐管子,是我们的地方特产,具有很久的历史了。我家的手艺也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学技术活是很辛苦的,在家我排行老小,姐姐都已出嫁、哥哥也已成家,爸爸妈妈身体又不算好,那时也还没发现有现在的电动磨浆机,豆浆都是靠人工用石磨磨出来的。推石磨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效率很低,每天早上天没亮就要起来推磨,刚开始与我父亲一起磨,一年之后我才能单独操作。说实话,要不是有出外打工的艰苦经历,我真无法坚持下来。

记者:听了您刚才的介绍,很为你这种执着的精神所感动。外出打工也好,在家创业也罢,最让您记忆深刻的事是什么?

刘南斗:最深刻的记忆是刚开始采用较为现代的设备加工时,我对那些蒸汽设备、磨浆机非常陌生,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儿出问题。每天凌晨起来烧锅炉,一直盯着气压表看,等气压到了正常值后再去开动磨浆机磨浆,然后教工人如何切割豆皮和烘烤,到了晚上人家都休息了,我却还要联系物流公司送货。那时做得真是好累呀!

记者:在您的创业生涯中,您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南斗:我创业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突破传统做法创新加工工艺。因为我是一个不怎么安分的人,做事总想精益求精,也被人说成是喜欢瞎折腾的人。生产豆皮,传统的方法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出皮率不高。我就总想改进生产工艺,经常看着这些古老的生产设备发愣,琢磨如何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成了我脑袋中挥之不去的影子,可当时我身边又没有可以参考和模仿的样板,加上经济实力又很弱,就只能靠自己对已有设备进行改进和摸索。我就是这样一路走过来的,才做成现在这个样子。通过不断探索,现在生产效率是有了很大提高,2008年小作坊形式生产,一天加工完50 公斤大豆的豆皮要10 个人,现在一天加工完750 公斤大豆的豆皮只要20 个人就可以了,工效提高了6 倍多。另外,由于不断地革新生产工艺,现在产量也越来越高,质量也越来越稳定。

“学如逆水行舟”,其实创业也如逆水行舟,没有创新就势必落后。我正在思考的事就是如何赋予豆皮更高的附加值,细分市场,向功能食品迈进。因为大豆本来就是营养丰富的食品,由大豆衍生出来的豆皮尤其适宜老年人、孕妇、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食用,我想针对这些特定人群生产出特定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记者:办豆皮厂需要哪些手续?是否复杂?

刘南斗:豆皮是入口的东西,对卫生要求特别高。建豆皮厂有四个手续是必须办的,一是工商营业执照,二是税务登记证,三是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四是从业人员的健康证。现在办食品卫生经营许可证不容易批,因为食品企业对厂房、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卫生等方面的要求都很严格,只有这些条件都达标才有可能获得行政部门的批准。当然,这也是必须的,因为食品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问题。

记者:您是怎么想到要办豆皮厂的呢?

刘南斗:豆皮生产有两个特点:一是卫生标准要求高,二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如果只是小作坊式生产,一是产品很难达到卫生标准,二是效率低下,三是赢利能力低。只有实行工厂化生产才能实行标准化管理,做到每个环节都有专人监督和考核,也才能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和货源的充足。这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销售市场的必然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品牌和取得较好的效益。(www.daowen.com)

记者:豆皮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南斗:豆皮,是豆浆煮沸后表面凝固的薄膜经干燥所得的产物。据营养学资料表明,每100 克豆浆、豆腐、豆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 克、8.1 克、44.6克,而水分含量则是96 克、82.8 克、7.9 克。不难看出,豆皮含蛋白质丰富而含水量少,这与它在制作过程中浓缩了豆浆中的营养有关。豆皮具有良好的健脑作用,它能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发生,这是因为豆皮中谷氨酸含量很高,是其他豆类产品或动物性食物的2~5 倍,而谷氨酸在大脑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豆皮中所含有的磷脂等还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防止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的效果,还有清热润肺、消痰止咳的功效。

记者:您现在的生产规模有多大?年效益有多少呢?

刘南斗:目前,我的工厂有磨浆车间、制皮车间、烘干车间、包装车间等,生产工人四五十人,可日产井冈豆皮500 公斤,一个月生产成品12~15 吨,一年下来纯利润在60 万~70 万元。

记者:作为一个小型生产工厂,往往要面临如何才能打开产品销路的问题。您是如何营销的?

刘南斗:关于销售的问题,确实是一个令很多生产者苦恼的问题,因为生产的产品只有实现销售才能收回投资和实现利润。很早以前,井冈豆皮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我们县城及周边地区,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食品,它与腐竹其实也是属于同种类型的食品,只是形态、口感不同而已。对于这样一种当时来说是“养在深山众未识”的产品,要打开市场还确实是不容易的,我也为此进行了许多尝试。首先是到旅游景区摆摊销售和免费提供给餐馆让顾客试吃,我们离井冈山比较近,井冈山作为红色旅游的重点景区,尤其是夏、秋季节游人如织。因此,我首选的销售地点就是井冈山,那时我顶着炎热的太阳,整天在井冈山市场叫卖,面对到这里旅游的厨师,我还热情主动地将烹饪方法教给他们,并请他们到与我合作的餐馆免费学习制作方法和品尝,也有现场吃了之后觉得味道独特就买了带回去的。这种营销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慢慢地知道井冈豆皮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井冈山豆皮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了。现在,就我的产量来说是不愁销售了,我已经有一批稳定的客户来代理销售我的产品。当然,社会在发展,销售的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如果只守住这种传统的销售方式不放,最终肯定会被市场淘汰,所以近来我也投了一点资金想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但就目前的效果来说,还微乎其微,还需要不断探索。

记者:生产豆皮,副产品有不少。对这些副产品您是如何处理的?

刘南斗:在我们生产豆皮的过程中,每天都要产生很多的豆腐渣和取完豆皮后的浆水。有些人看不起这些副产品,随意处置,既污染了环境又损失了不少钱财。其实,创业是一项非常细致的活,不仅要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还要注意防止各个环节的跑冒滴漏的问题。只有防微杜渐,节省每一分钱、利用好每一项物资,才能做到效益最大化。处理豆腐渣的方法有好多种,就我厂来说,是把它卖给养猪场。每天下来我厂会产生豆腐渣1 吨多,我与养猪场签订了供货协议,常年以每吨240 元的价格供应给它,一天可以卖300 元左右,一年收入有10 万多元。为了充分利用剩下的浆水,我又承包了几口鱼塘,将一部分浆水用来养鱼(主要是鲢、鳙鱼),再将剩余的浆水卖给养猪老板,这样养鱼能有不错的收益,一天卖浆水又有30~40 元的收入。对我这样的小企业来说,一年下来产生的效益也很可观。其实节省成本的办法还有不少,比如燃料问题,有烧煤的,也有烧木柴的,但我都不烧,而是烧竹屑。井冈山以生产翠竹出名,竹制品加工企业有好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竹屑,这些竹屑需要寻找市场消化。通过比较,我发现同样重量的竹屑与木柴产生的热量是差不多的,但竹屑的价格却只有木柴价格的三分之一,光燃料这一项,一年下来我也要节约不少成本呢。

记者:您的梦想是什么?您认为现在靠近您的梦想了吗?

刘南斗:我的梦想是希望想品尝井冈豆皮的人都能尝到,同时也希望这个产业越做越大,也想更好地通过这个产业带动我身边的人增加收入,让大家过上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希望把我的“裕盛井冈豆皮”做成名扬全国的名牌产品。说实话,现在的情况离我的梦想还很遥远。

记者:您认为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创业,最需要注意什么?

刘南斗: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业,我觉得创业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行业;二是最好结合本地的特色;三是要注意亲力亲为,小本创业不能当甩手掌柜;四是要有诚信,要重合同、守信用,要坚持以诚信为本,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