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历史角度看占有的意义

从历史角度看占有的意义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未来高度成熟的共产主义形态实现以后,社会全体成员占有的财富,即名义上的公共财产,由于已经不再存在占有与非占有的矛盾,因而,也可以说,它不再是财产,而是人类的“自由财富”。

从历史角度看占有的意义

西方经济学中占支配的财产权理论把财产权等同于私有财产权,同时,又把私有财产权的产生归之于人的“利己心”,这种财产权理论是缺乏科学依据和不符合人类历史的实际的。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财产权和占有关系则是要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原理去加以阐明。在本章中我们已经指出,占有关系决定于物质生产力、现行占有制度、主体的经济动机,因而,占有方式与形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和主体的经济动机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说,占有是一种历史范畴。这意味着:(1)占有形式是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劳动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马克思阐明了: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占有方式要经历由原始公社制、奴隶占有制、封建主占有制、资本主义占有制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占有制的变化。上述五种占有形式,也就是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五种基本财产制度。(2)占有的私人形态不仅不是永恒的,而且也不是原初的占有形态。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原初的占有形态是公共占有制,它表现为原始人群和氏族社会形态的原始公共占有制,而私人占有制是此后生产力水平提高,有了剩余产品之后的产物。(3)排他的占有也并不是永恒的范畴,在未来社会人类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和高度解放的条件下,在社会经济获得最成熟的发展,物质资料的稀缺性和供应不足转变为财富的极大丰裕和产品的自由供应的条件下,对财产的排他的支配将转化为人们相互兼容的使用,人人将具有同等的占有权,这就意味着排他的占有的消失。在未来高度成熟的共产主义形态实现以后,社会全体成员占有的财富,即名义上的公共财产,由于已经不再存在占有与非占有的矛盾,因而,也可以说,它不再是财产,而是人类的“自由财富”。(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