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成本预测方法的优化与实践

成本预测方法的优化与实践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其他影响成本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预测计划年度该产品的单位成本。据此测算计划期由于工资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要求预测2018年度企业生产2 200 件产品的成本总额及其单位成本。

成本预测方法的优化与实践

1.因素预测法

因素预测法是以基年实际产品成本为基础,预计各成本项目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及影响程度,预测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及总成本的方法。

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水平变动的因素很多,下面从不同的成本项目分别预计其变动对产品单位成本的影响。

1)直接材料成本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产品成本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这种消耗成本水平由耗用数量和材料价格组成。所以,如果计划期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与单价有变动,就会影响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这种变化我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y 为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c 为基期产品单位成本;a 为某因素在基期成本所占比例;m 为在计划期内该因素上升或下降的比例。

【例5-17】甲企业生产A 产品,上年单位成本400 元,其中直接材料300 元,计划年度经过工艺改革后,降低了生产产品的材料消耗,预计单位产品材料费用可节约15%。在其他影响成本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预测计划年度该产品的单位成本。

解:根据公式,直接材料成本发生变动后,

y(产品单位成本)=400×(1-300÷400×15%)

=400×(1-75%×15%)=355(元)

答:预测计划年度该产品的单位成本为355 元。

【例5-18】甲企业本月生产B 产品,上年单位成本600 元,其中直接材料所占比重为65%,预计计划年度原材料提价25%。企业为了消除不利影响,准备改革原有的加工工艺,预计可使企业降低材料耗用量25%。在其他影响成本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预测B 产品计划年度的单位产品成本。

解:单位产品成本y=600×{1-65%×[1-(1+25%)×(1-25%)]}

≈575.63(元)

答:预测B 产品计划年度的单位产品成本为575.63 元。

2)直接人工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单位产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成本取决于工人的平均工资和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如果工资的增长幅度小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产品成本就会降低;如果工资的增长幅度大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产品成本就会上升。

【例5-19】甲企业生产C 产品,基期单位产品直接人工15 元,工资平均增长10%,劳动生产率增长15%。据此测算计划期由于工资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解: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降低额=15×[1-(1+10%)÷(1+15%)]≈0.65(元)

答:计算表明,由于工资的增长幅度小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而使单位成本降低0.65 元。

3)变动制造费用的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例5-20】甲企业生产D 产品,基期单位产品中制造费用占25%,计划期因加强管理而使变动制造费用降低5%,据此测算计划年度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

解:计划年度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率=25%×5%=1.25%

答:计算表明,由于变动制造费用降低而使单位成本降低了1.25%。

4)固定制造费用的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份额将相应减少;当产量减少时,分摊到单位产品成本的固定成本就相应地增加。所以,我们将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和产量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结合在一起预测。

【例5-21】甲企业生产E 产品,基年的单位成本中固定成本10 元,计划年度比基年的固定成本总额增加15%,基年E 产品产量为300 件,计划期预测E 产品产量为480 件。预测由于产量增加,固定成本总额增加,单位产品成本降低。

单位产品成本降低额=10×[1-(1+15%)÷(1+60%)]≈2.81(元)(www.daowen.com)

答:计算表明,由于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固定成本总额增加的幅度,使单位产品成本降低2.81 元。

影响单位产品成本水平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可能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动,也可能是其中的几个因素同时发生变动,因为因素之间是并列关系,所以预测分析结果也是并列关系即为相加关系。

2.高低点预测法

根据一定时期历史资料中最高、最低产量下成本差额与最高、最低产量的差额进行对比,求出单位变动成本b,然后再求得固定成本总额a,最后即可根据计划期预计产量来预测计划期的产品总成本。其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求出a、b 值后,再代入计划期的总成本方程式即可预测出计划期的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例5-22】甲企业生产A 产品的有关的历史资料如表5-7所示。计划年度内计划生产该产品10 000 台。试用高低点法预测计划年度内A 产品总成本水平。

表5-7 产量、成本表

b=(9 000 000-7 000 000)÷(20 000-15 000)=400(元)

a=9 000 000-400×20 000=1 000 000(元)

预计计划年度总成本=a+bx

=1 000 000+400×10 000

=5 000 000(元)

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5 000 000÷10 000=500(元)

答:预测计划年度内A 产品总成本为5 000 000 元,计划期产品单位成本为500 元。

高低点法简单易行,在产品成本的变动趋势比较稳定的条件下,采用此法比较适宜,如果各期变动幅度较大,则不适宜采用。

3.加权平均预测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以过去若干时期的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按其距离计划期的远近分别进行加权的预测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例5-23】某企业最近三年生产乙产品的成本资料如表5-8所示。

表5-8 产品成本表 元

假设各年的加权权数分别为0.2,0.3,0.5。

要求预测2018年度企业生产2 200 件产品的成本总额及其单位成本。

预测2018年度产品总成本=∑aw +∑bw·x=200 000×0.2+220 000×0.3+240 000×0.5+2 200×(240×0.2+220×0.3+200×0.5)=696 800(元)

预测2018年度产品单位成本=696 800÷2 200≈316.73(元)

答:预测2018年度企业生产2 200 件产品的成本总额为696 800 元,其单位成本为316.73 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