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特殊价格追加订货是否应接受?

特殊价格追加订货是否应接受?

更新时间:2025-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企业有关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则应将与此有关的可能收益作为特殊价格追加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综合考虑。若该特殊价格追加订货会妨碍本期原有计划任务的完成,应将由此而减少的正常收入作为追加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当追加订货的贡献边际额足以补偿这部分机会成本时,则可以接受订货。表6-29A 产品成本资料元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作出应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这里所说的特殊价格是指低于正常价格甚至低于单位产品成本的价格。在企业尚有一定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如果外单位要求以低于正常价格甚至低于计划产量的平均单位成本的特殊价格追加订货量,企业是否可考虑接受这种条件苛刻的追加订货呢? 应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1.简单条件下的决策

当追加订货不冲击本期计划任务(正常订货)的完成,又不要求追加专属成本,而且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只要特殊订货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接受该追加订货。这里所说的追加订货不冲击本期计划任务,是指当追加订货小于或等于剩余生产能力时,企业可利用其剩余生产能力完成追加订货的生产,而不会妨碍正常订货的经营。

2.复杂条件下的决策

(1)当剩余能力可以转移时。当企业有关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则应将与此有关的可能收益作为特殊价格追加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综合考虑。则接受此追加订货方案的可行条件是:该方案的贡献边际大于机会成本。

(2)当要追加专属成本时。若该特殊价格追加订货要求追加专属成本,则接受此追加订货方案的可行条件是:该方案的贡献边际大于专属成本。

(3)当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时。若该特殊价格追加订货会妨碍本期原有计划任务的完成,应将由此而减少的正常收入作为追加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当追加订货的贡献边际额足以补偿这部分机会成本时,则可以接受订货。即接受此追加订货方案的可行条件是:该方案的贡献边际大于机会成本。

【例6-27】甲企业原来生产A 产品,年生产能力10 000 件,每年有30%的剩余生产能力。正常销售单价100 元,有关成本数据如表6-29所示。

表6-29 A 产品成本资料 元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情况作出应否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1)现有一用户提出订货2 800 件,每件定价70 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追加订货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2)现有一用户提出订货3 000 件,每件定价73 元,但该订货还有些特殊要求,需购置一台专用设备,年增加固定成本1 500 元。

(3)现有一用户提出订货4 000 件,每件定价71 元,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4)现有一用户提出订货5 000 件,每件定价75 元,接受订货需追加专属成本6 000元,若不接受订货可将设备出租,可获租金收入2 000 元。

解:(https://www.daowen.com)

(1)该企业现每年有3 000 件的剩余生产能力,用户提出的特殊订货量只有2 800 件,小于企业剩余生产能力,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也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定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接受订货。因为特殊定价70 元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62 元(32 +26 +4),所以可以接受此追加订货。接受此追加订货可多获利润(70-62)×2 800=22 400(元)。

(2)在此种情况下,可对接受和拒绝追加订货两个方案采用差量分析法,具体计算分析如表6-30所示。

表6-30 差量分析表 元

从计算分析中可以看出,接受订货比拒绝订货可多获利润31 500 元,所以应接受订货。

(3)订货4 000 件,已经超过了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如果接受订货,将减少正常销售量1 000 件,此1 000 件的正常销售收入应作为接受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另外,在计算增量成本(新增加的变动成本)时,应按增加的产量3 000 件计算。具体计算分析如表6-31所示。

表6-31 差量分析表 元

从计算分析中可以看出,差量利润为-2 000 元,意味着接受追加订货将使利润减少2 000 元,所以,应拒绝接受订货。

(4)订货5 000 件,超过了剩余生产能力,如果接受订货,将减少正常销售量2 000 件,此2 000 件的正常销售收入应作为接受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设备出租的租金也应作为接受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同样,计算增量成本应按增加的产量3 000 件计算。具体计算如表6-32所示。

表6-32 差量分析表 元

续表

从计算分析中可以看出,差量利润为-19 000 元,意味着接受追加订货将使利润减少19 000 元,所以,应拒绝接受订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