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银发教育的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银发教育的发展模式探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乐龄大学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于2012年开始正式实施“乐龄大学”计划,标志着中国台湾地区高等院校正式开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服务老年人发展。在政策方面,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介入老年教育,制定并实施老年教育方面的政策文件,对老年教育进行指导。虽然乐龄大学开设的课程类型、课时比例等由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进行硬性规定,但是具体的课程实施与管理由承办高校来负责。

我国银发教育的发展模式探析

(一)乐龄大学

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于2012年开始正式实施“乐龄大学”计划,标志着中国台湾地区高等院校正式开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服务老年人发展。“老年教育法”(2007年修订版)、“终身学习法”等为乐龄大学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在政策方面,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介入老年教育,制定并实施老年教育方面的政策文件,对老年教育进行指导。2006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颁发“迈向高龄社会老人教育政策小册子”,将老年教育的实施视为全民教育的一部分,并揭示出“终身学习、健康快乐、自主尊严、社会参与”的老年教育四大愿景,提出“(高校)可结合旁听制度,开放老人学习旁听,或发展第三年龄大学等活动,以鼓励老人参与学习”[14]。

乐龄大学的师资构成有两部分:一是高校本校的教师,二是校外聘请的教师。依据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规定,乐龄大学的师资要以本校的教师为主,外校聘请的教师不得超过16人。因此,高校依据乐龄大学的课程内容,从学校内部遴选合适的教师为学员授课。在校内教师无法胜任课程时,从学校的校外师资库遴选相关专家。

“乐龄大学实施计划”规定,乐龄大学须开设的课程类型及课时比例为:高龄相关课程(20%—25%)、健康休闲课程(15%—30%)、学校特色课程(30%—50%)、生活新知课程(5%—15%)[15]。虽然乐龄大学开设的课程类型、课时比例等由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进行硬性规定,但是具体的课程实施与管理由承办高校来负责。在课程编订方面,乐龄大学的承办高校根据学校办学情况并结合台湾地区教育部门的规定,选取优质、特色的教学资源,开发适合老年人学习的课程资源,设置相应的教学科目,并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上,乐龄大学依据课程内容,灵活采取班级课程、代间课程等多种授课方式,确保课程的实施。(www.daowen.com)

(二)远程教育

我国除台湾地区以外的老年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而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则始于20世纪的90年代。1999年上海市创办了“网上老年大学”,之后在北京等地也开展了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2008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东方妇女老年大学共同创办和开展了一项面向全国老年人的“东方银龄远程教育普及工程”,试图用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手段,向广大老年人传授科学知识和实用信息。

老年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老年教育模式,其优点在于以下几点。(1)便捷性。其尊重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易学、易懂、简单、快捷,足不出户即能使人享受教育。(2)生动性。老年人的学习驱动力不在于谋取证书或者学位,而在于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交际,展现自我。在课程的表现形式上,老年远程教育可增强生动性,加大诸如视频、动画、语音等多媒体信息的比例。(3)交互性。由于城市的变迁以及家庭结构、生活模式的转变,绝大多数的老年人处于空巢、独居状况,老年人交际、交流的圈子在不断缩小,孤独、寂寞的心理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基于网络的老年远程教育采用即时聊天工具、学习论坛、电子邮件、个人博客空间、实时的文字聊天室或是视频聊天、在线视频会议等多种交互工具与授课者及其他在线学习者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也可以与事先设计好的网络虚拟人物进行不受时间限制的对话。通过互动的自主性、个性化学习,既增强了老年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