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财务治理指数: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

财务治理指数: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分别比较表4-2中106个发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样本,在2015年当年,改革后第一年,以及改革后第二年的财务治理指数,结果见表4-6。在国有股份撤出的46个上市公司中,共20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上升,26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下降。表4-6改革前后财务治理指数比较注:由于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的样本选择标准,某些上市公司在个别年份的指数是缺失的,用“—”表示。

财务治理指数:改革前后的对比分析

分别比较表4-2中106个发生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样本,在2015年当年,改革后第一年(2016年),以及改革后第二年(2017年)的财务治理指数,结果见表4-6。由表4-6可以看出,2017年比2015年,在国有股份进入的60个上市公司中,共31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上升,29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下降,两类上市公司的数量大抵相同。在财务治理指数上升的样本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易见股份(600093),其财务治理指数由2015年的27.65提高至2017年的47.35。在财务治理指数下降的样本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乐凯胶片(600135),其财务治理指数由2015年的64.35下降至2017年的50.37。在国有股份撤出的46个上市公司中,共20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上升,26个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指数下降。在财务治理指数上升的样本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冀东装备(000856),其财务治理指数由2015年的47.61提高至2017年的67.87。在财务治理指数下降的样本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隧道股份(600820),其财务治理指数由2015年的56.09下降至2017年的36.71。可以看出,国有股进入的公司的财务治理水平好转率明显好于国有股撤出的公司,这意味着国有股东更注重完善的财务治理。

表4-6 改革前后财务治理指数比较(www.daowen.com)

注:由于公司治理分类指数的样本选择标准,某些上市公司在个别年份的指数是缺失的,用“—”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