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改革试点的综合带动效应凸显

改革试点的综合带动效应凸显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年来,义乌按照“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改革要求,逐渐形成以国际贸易为特色的综合改革格局。改革试点成为义乌科学发展的总抓手,对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综合带动效应凸显。货物通关便利,涉及义乌市场的采购出口商品通报同比下降48.2%,海关联网监管商户3.3万家。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向好改革试点以来,义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3年来呈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态势。

改革试点的综合带动效应凸显

3年来,义乌按照“国家级、综合性、国际化”的改革要求,逐渐形成以国际贸易为特色的综合改革格局。改革试点成为义乌科学发展的总抓手,对经济社会发展诸方面的综合带动效应凸显。

(1)经济发展态势逆势上扬

2012年,义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02.9亿元,同比增长10.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亿元,达到101.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57.4亿元,同比增长13.8%;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1 986亿元、贷款余额达1 51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和2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 5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9 147元,人均储蓄余额达到13.98万元,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在政策上实现全覆盖。同年,义乌进出口总额呈爆炸式增长,达到93.5亿美元,增长136.7%,其中出口额为90.1亿美元,同比增长150%(含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49.2亿美元),对全省外贸出口增长贡献度达65.7%。[1]

2013年上半年,义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7亿元,同比增长10.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8.9亿元,增长8.2%;6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2 190亿元、贷款余额为1 674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04亿元、160亿元。先行先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部分政策,呈现外贸“井喷效应”。外贸出口额达94.3亿美元,同比增长408%,对全省外贸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65%。其中,市场采购贸易出口额为73.4亿美元,占全部出口的77.8%;一般贸易出口额为1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全市涉外经营主体比改革试点之初增长了近50%,达到5 208家,其中外商投资合伙企业达1 741家,占全省90%、全国80%。货物通关便利,涉及义乌市场的采购出口商品通报同比下降48.2%,海关联网监管商户3.3万家。市场周边金融机构资金流入2 642亿元,同比增长9.6%。个人跨境结算人民币40.3亿元。

(2)产业结构调整持续向好

改革试点以来,义乌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3年来呈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的态势。2010年,义乌三产比重为2.8∶43.2∶54.0;2011年,义乌三产比重为2.7∶42.8∶54.5;2012年,义乌三产比重为2.6∶41.6∶55.8。

一直以来,义乌的工业制造业都以小商品制造加工为主,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为了保障义乌市场持续发展,义乌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从而形成了针织袜业、饰品、工艺品、毛纺、化妆品等20多个优势行业,涌现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的行业龙头,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2012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 533.7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为683.7亿元,同比增长11.8%。(www.daowen.com)

(3)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首先,企业内在创新动力强化。义乌企业越来越注重品牌建设,重视商标注册。义乌许多老牌企业从原先埋头做产品、对商标无所谓,逐渐走上重视品牌培育的规范化道路。许多企业都采用了全类注册的商标全防御体系,平均每年新增注册商标3 000个以上。义乌商标申请人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商标注册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化,重视品牌知名度。2012年,义乌专利申请量达6 568件,同比增长47.9%;专利授权量为5 117件,同比增长66.8%,其中发明专利达84件,同比增长20%,专利授权量累计达20 171件。2013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义乌专利申请量达1 401件;授权量为1 160件,同比增长65.7%。注册商标43 580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16件;省著名商标97件,金华市著名商标253件,国际注册商标2 456件,商标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县级市第二名。

其次,行业协会、商会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义乌行业协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不少协会在义乌的经济社会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如义乌玩具行业协会和协会会员合作,作为起草小组成员参与了国家“毛绒、布制玩具”标准的编制工作,开创了在义乌举办审定会并完成审定国家标准的先例。义乌五金家电行业协会成功地将全国五金家电商品交易会引入义乌,并从2004年起每年承办中国国际五金电器博览会。义乌工艺品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行业调研,提出发展纲要,建立工艺品专业园区和工艺品专业街,加快了行业集聚。

再次,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创新。试点政策支持义乌构建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的职业教育新体系,加快培养发展国际贸易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义乌普通高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义乌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根据浙江省“十二五”高校设置规划统筹考虑和建设国际商贸类高校。截至2014年9月,共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余名外籍中小学生在读,有外国文教专家单位5家,具有招收外国学生资格的学校12所。国际贸易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建设项目。建设了电大实训基地。同时紧抓人才引进工作,引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13人、义乌籍高层次人才22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及我国的上海、武汉等人才密集城市设立了人才工作站

最后,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截至2012年末,义乌共设立普通中小学校112所,幼儿园328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总计21.14万人。义乌已全面启动第四轮教育布局调整、标准化校园建设工程,扎实推进义务教育段“阳光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实现招生公开、公平、公正,遏制外来建设者子女无序择校现象。义乌工商学院成为全国首个县级市汉语水平考试考点,被省政府确定为“创业型大学”试点院校。同时,义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省卫生厅确定义乌为全国首批实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29个县级市之一;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中医院迁建和中心医院二期三个省市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加强公共卫生安全防范工作,巩固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控成果,成功通过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复评验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