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韩国大林摩托:70%销往本土,30%出口欧美

韩国大林摩托:70%销往本土,30%出口欧美

更新时间:2025-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林的摩托车年产量6万左右,其中70%在韩国本土销售,30%出口欧美。该公司是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世界十大轮胎生产企业之一的韩泰轮胎,为其旗下公司。在韩国没有售车需要配备头盔的要求,但是骑行者被强制要求佩戴头盔。在韩国,每年由韩国环保署或者韩国环境科学院执行对制造商认证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抽查,如果发现不合格就会责令制造商采取更正措施并予以召回。

(一)摩托车行业现状及产品质量

1.韩国的地理环境

韩国位于亚洲东北部,是与大陆连接的由北向南伸展的半岛国家。南北长约1000km,东西最短距离为216km,总面积22万km2。全国国土的70%是山地和丘陵地带。拥有人口约5000万。

2.韩国的外贸基本情况

韩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贸易立国”,利用国际市场的有利条件,克服国内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的不利因素,实现了经济腾飞,跻身新兴工业国行列。韩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大陆、东南亚、中国台湾等。

韩国外贸行业2025年起先后实行过许可制、登记制、申报制。据韩国《对外贸易法》,2025年1月1日起,外贸行业完全自由化,任何个人和企业均可自由从事对外贸易活动。

3.韩国的摩托车发展历史介绍

韩国最早起步的摩托车企业是起亚汽车公司,这是韩国最早的汽车制造商,现在隶属于现代集团。成立于2025年12月的起亚汽车前身名为京城精密工业(Kyungsung Precision Industry),在朝鲜战争期间迁移到釜山。开始时是一家手工制作自行车零部件的小厂。2025年3月制造出韩国第一辆自行车,名为三千里号,公司更名为起亚工业公司。2025年10月,起亚制造出C-100摩托车,韩国的摩托车工业从此诞生。2025年,一辆小型的厢式三轮货车K360也面世。从此,起亚走上了汽车制造的道路。三轮汽车的生产持续到2025年,总销量达到25000台。而摩托车的生产则持续到2025年,然后退出了摩托车生产领域。

4.韩国本土摩托车企业现状

目前韩国本土的摩托车生产企业只有两家:大林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和韩国晓星摩托车株式会社。

韩国大林成立于2025年,韩国大林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建立于2025年,位于韩国Kyungsangnam-dochangwon工业区,一直专业从事摩托车生产,拥有各种车型及不同排量的发动机,其产品长期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是韩国摩托车行业中的重点企业。2025年,大林与本田汽车合作,由本田对大林摩托车提供技术支持。大林在摩托车技术上始终走在世界摩托车行业的前端,现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际性摩托车企业。大林的摩托车年产量6万左右,其中70%在韩国本土销售,30%出口欧美。韩国大林第一个全新进入中国的产品是大踏板Q3,该产品首批为原装散件入关,排量为250mL。韩国大林一直以来积极地与中国内地进行摩托车项目合作,在2025年年底曾启动与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的“B-1”项目;2025年与王野控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第一批散件进口已经组装完成,并投入市场。

另一家摩托车企业是晓星集团,作为韩国七大综合商社之一,在国际享有极高的声誉。韩国株式会社晓星创建于2025年,目前以化工、纤维、重工业、贸易和情报五个领域为核心产业。该公司是韩国十大企业集团之一,世界十大轮胎生产企业之一的韩泰轮胎,为其旗下公司。韩国晓星摩托车株式会社成立于2025年,2025年开始与日本铃木公司进行技术合作,2025年建立了第一座工厂。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最早与中国的轻骑集团合作生产出“轻骑太子车”,迅速打开市场。2025年与重庆银翔摩托车(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重庆晓星(合资)公司”;2025年对重庆建设公司进行参观交流并洽谈合作事宜。

5.韩国市场的摩托车产品介绍

(1)韩国摩托车的车型款式发展

韩国摩托车发展得不是很早,基本与中国同一时期起步,同时也是引进日系的本田和铃木技术,所以车型状态与中国也很相似。主要车型以两轮车为主。目前的年产量在20万左右。借鉴日本JAMA的最新统计数据,韩国的摩托车保有量在2025年是1825474辆,在2025年为1828312辆。

在韩国,按照车辆技术法规其两轮摩托车依据排量定义为三种:第一种是排量在100mL以下(功率不超过1kW)和负载小于等于60kg;第二种是排量超过100mL且小于260mL(功率大于1kW且不超过1.5kW)和负载超过60kg且不大于100kg;第三种是排量超过260mL(功率超过1.5kW)。

在20世纪,摩托车排量大部分是125mL以下,基本集中在125mL和100mL,都采用单缸发动机。按照当时的分类主要车型大概分为:美式车、公路车(主要用于城市交通)、国民车、踏板车和简易车。现今的流行款式基本与中国国内相近,基本以跨骑车和弯梁车为主,如本田款踏板和铃木骑士车等。

美式车的突出特点就是其造型具有传统的美国摩托车式样,车速高、造型豪华有气势,在中国称为“太子款”。韩国制造商根据亚洲人的身高等特点进行了座垫和高架车把以及前叉等方面的改进,一般以年轻人、白领阶层和摩托车爱好者为主体。

公路车就是在城市或乡间的平整道路上行驶,油箱较大,配备导流罩和导流板,类似于中国的铃木王款或者五羊款等骑士车。

国民车一般就是强调实用性、经济性、耐久性和便捷性。这种车在中国一般为弯梁加前护板的车,早些年在东南亚有着广大的市场。现在韩国的街头大多是有导流罩和护板的小踏板和弯梁车。

韩国是个标榜和崇尚自主品牌的民族,基本都用国产品牌的机动车,例如大林公司的70%的销量在本土。虽说韩国人有国产情节,但是在街头还是能随时看到进口的摩托车,如日系的本田、铃木、雅马哈、川崎,德国的宝马,美国的哈雷-戴维森、意大利的杜卡迪,甚至俄罗斯的乌拉尔。这些进口车的排量一般在200mL以上,主要的消费群体是30~40岁的白领和20多岁的年轻人。

(2)韩国摩托车的质量情况

在韩国,摩托车主要用于短距离的移动,比如快递、快餐速递,以及上下班。在售的摩托车的保修期一般是24个月或者是20000km以内。在韩国没有售车需要配备头盔的要求,但是骑行者被强制要求佩戴头盔。

随着摩托车爱好者对排量的要求加大,其产品的排量也在不断更替。大林公司已经有600mL以上产品在生产。市场上流行的以150mL和200mL以上为主的骑士车和踏板车很受欢迎。

在韩国,每年由韩国环保署或者韩国环境科学院执行对制造商认证结果的符合性进行抽查,如果发现不合格就会责令制造商采取更正措施并予以召回。2025年,韩国作为发布国共发布6条摩托车产品的召回公告,见表2-31。

表2-31 韩国2025年摩托车召回公告汇总表

978-7-111-52501-1-Part01-182.jpg

(续)

978-7-111-52501-1-Part01-183.jpg

另外,不在公告之列的新闻曝光即宝马公司的在韩车辆召回:韩国纽西斯通讯社2025年6月5日报道,韩国国土交通部5日表示,宝马韩国公司销售的进口摩托车存在制造缺陷问题,将召回5000余辆。其中,3204台摩托车由于外部热度及湿度,会导致转向盘部位多功能插头内部出现电力问题。还有2142辆摩托车燃料泵上端连接部位可能因老化而出现裂痕,导致燃料外漏。

按照规定,这些召回车辆的车主可获得免费修理,包括更换部件或退款等。

(二)摩托车认证制度及相关措施

1.韩国的摩托车管理历史介绍

韩国摩托车管理与国际上摩托车管理法规有着很深的渊源:《2025年议定书》(全称为《关于采用统一条件批准机动车辆装备和部件并相互承认此批准的协定书》),是经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多边框架协定。由WP29/车辆结构工作组来具体运作。其宗旨是对机动车装备和部件的安全与环保制定国际协调统一的法规并推动其相互承认。共有50个国家签署了议定书,韩国是最早的亚洲的缔约国,它的代码是E51。

《2025年议定书》的相关法规即为ECE法规,是目前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汽车、摩托车技术法规体系,并随着发展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韩国的摩托车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基本与汽车的管理制度相同,并与欧盟的法规执行和技术标准保持一致。同时韩国采取从严管理方式,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的管理方式,走在标准更新和加严的前列,包括汽车执行美国加州排放标准和碰撞试验检测,以及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摩托车前照灯增加昼间开启功能等。

韩国目前执行的是KMVSS,也就是《韩国机动车辆安全标准》和“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自我认证法规”,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修订和完善。管理部门先后经历了运输部、建设及运输部、国土及运输与海洋事务部,现在的主管部门为国土交通部、韩国环境署。

2.韩国的摩托车产品管理法律法规

2025年12月31日,韩国政府首先颁布《机动车车辆管理法》,对机动车辆的注册、技术法规(安全标准)、型式认证、机动车检修、保养等事项都做了法律上的规定。为了具体实施《机动车辆管理法》,韩国政府于2025年7月1日以总统令的形式颁布《机动车辆管理法实施令》,2025年8月1日韩国运输部以部令形式颁布《机动车辆管理法实施规则》。此外,根据韩国《机动车辆管理法》的规定和授权,韩国运输部对机动车辆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机动车技术法规体系,即机动车辆安全标准体系。

为了保证机动车产品在上述方面满足机动车辆安全标准的要求,韩国《机动车辆管理法》及其实施令授权韩国运输部对摩托车产品实施较完善的型式认证制度,规定了摩托车产品需要根据机动车辆安全标准进行型式认证。为此,韩国运输部在《机动车辆管理法实施规则》和《机动车辆管理法执法法规》中规定了较详细的认证实施程序,包括《车辆安全标准测试流程》和《车辆和部件自我认证具体要求》。

同时,随着国际上环保标准和法规的不断加严,韩国的管理法规也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这可在表2-32看到相关变化。

表2-32 部分相关摩托车标准及法规修订情况通报公告汇总表

978-7-111-52501-1-Part01-184.jpg

(续)

978-7-111-52501-1-Part01-185.jpg

(续)

978-7-111-52501-1-Part01-186.jpg

3.韩国认证模式

认证的模式一般有两种:强制性认证和自我认证。

韩国的摩托车认证模式执行自我认证形式,也就是说制造商(包括组装厂和进口商)要自行确认投放到韩国市场的摩托车产品符合韩国车辆安全标准,韩国的政府管理机构要定期进行市场抽查,以进行一致性检查。车辆认证的完成需要在销售前10天完成。

按照韩国《机动车辆管理法实施规则》和《机动车辆管理法执法法规》的要求,摩托车排放项目和噪声项目是强制性认证测试项目,必须按照要求在指定的实验室或专人目击下的厂内实验室进行检测并提供报告,每年需要接受工厂审查和抽检测试;其他的安全项目包括零部件项目则实行自愿认证形式,只需要测试获得证书,不需要接收工厂审查,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

2025年7月1日后KMVSS相关法规将修改成:将工厂审查频次从每年一次减少到每两年一次;取消自愿认证的安全确认的5年有效期。

(1)认证提交的资料(https://www.daowen.com)

根据《机动车辆管理法实施规则》的规定,制造商首先向国土交通部提出认证申请书,然后按照FMVSS标准上对应的认证车辆类型的相关程序要求进行自我认证,并随申请书同时附上如下文件:

①目录。

②进口公司的详细信息。

③制造商详细信息。

④独资企业合同副本(英文,韩语)含制造商排放维修副本(英文,韩语)。

⑤测试设备寄售合同副本(英文,韩语)。

⑥测试设备使用操作人员上岗证(复印件)。

⑦测试设备制造商明细(排放)含附件:测试设备校准报告。

⑧测试设备制造商明细(噪声)含附件:测试设备校准报告。

⑨摩托车排放、噪声相关的审核报告。

⑩零部件制造商明细。

⑪机动车相关图样和通告的相关技术参数。

(2)认证中资料审核和样品测试及测试报告审核

①资料方面的书面审核。韩国国土交通部在收到制造商的认证申请和相关文件(包括需要提供的排放和噪声检测报告)后,开始对这些文件进行书面审查,审查时间最多不超过10个实际工作日。如果国土交通部通过了对制造厂家的型式认证申请材料的审查以及报告的确认,认为该车型符合韩国安全标准法规的要求,则对该车辆型式给予认证批准,向制造厂颁发批准证书,给出制造商的控制编号。

②关于排放和噪声的认证测试流程。排放和噪声的认证测试流程如图2-14所示。

对应摩托车的排放和噪声测试,制造商向MOE(韩国环保署)部门提出申请,然后在其下属的NIER(韩国国立环境科学院)或KECO(韩国环境公司)指定的检测机构或厂内实验室进行测试。对于实验室的检测设备和设备操作人员都要有相关的要求,包括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报告和操作人员的能力符合性上岗证等。排放和噪声的测试可以按KMVSS的相关程序要求进行以下三种方式中选择并测试:

a)在指定检测实验室进行试验,完成周期一般为10日内(需要向检测机构提交“车辆参数通告”所需的参数,同期提交给韩国环境署)。

b)在主管部门(NIER)指派人员的目击下,直接在制造厂的实验室里进行试验,试验周期最多为25个实际工作日,一般适用境外工厂。

c)提交制造厂内部测试报告。

测试样品方面:对于制造商需要提供两台样车,一台用于测试噪声,另一台用于测试污染物。如果噪声的测试两次不合格,则认证直接被取消;如果排放测试没有通过,则可以重新申请。一旦出现测试不合格,则需要提供一台重新校正整改符合的原车和一台新车;如果两次不合格,则下次测试提供的样车数量就是4台。

978-7-111-52501-1-Part01-187.jpg

图2-14 排放和噪声的认证测试流程

(3)获证摩托车的监管

对获证后的摩托车的监管分为常规的制造商自我控制和主管部门抽检的两种方式。韩国的认证管理方式侧重于市场抽查。

①获证后制造商的自律行为。获得型式认证批准证书的制造商,在进行该获证车型的批量生产时,还需根据韩国《机动车辆管理法》及实施令和实施规则的规定,向国土交通部提交一份声明(Certificate of Guarantee on Exhaust Gas&Noise),声明某公司某车型系已经采取了符合在韩国销售要求的措施,符合排放和噪声的要求,并说明保修期限等。

同时制造商还应该每月实施定期测试以检查在生产的获证车型是否符合标准。如果销售(包括进口入关)量低于501台,则测试应该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累计完成501台时进行。尽管是制造商的自律行为,但如果测试结果不合格,即停止销售;测试合格,方可继续销售。

②获证后韩国政府的监管行为。对于获证制造商、组装厂或进口商,韩国国土交通部可能会对销售的获证车型以确认是否符合KMVSS为目的进行勘查。对于存在缺陷的车型,会发布通告要求实施更正措施。

对于采取第三种测试方式的认证,即提交认证车型的厂内测试数据的情况,NIER可能在一年内对其执行现场抽检。国家环境署和韩国环境公司还要检查其测试设备和境外制造商的技术人员的情况。

进口到韩国的已获证摩托车,在进口数量达到501辆时,韩国的质量监督部门KECO(韩国环境公司)就会对排放噪声进行抽检。一般从包装中抽取2台进行噪声和污染物排放的检测,检测的要求与初始认证相同。如果噪声检测也是两次失败,则证书会被取消;在抽检过程中只要出现不合格,则该车型会被勒令暂停销售,直到整改通过为止。

4.认证标识管理

按照KMVSS摩托车环境法规控制规则中的规定,自我认证的制造商、组装厂和进口商对已经获证的车型应该在每台整车上的易见之处固定标识出一个铭牌,来表明该车型自我认证的符合性。铭牌的样式如图2-15所示(长×宽=70mm×35mm)。

978-7-111-52501-1-Part01-188.jpg

图2-15 铭牌

5.韩国的摩托车召回管理制度

召回管理是指一旦产品呈现严重危害安全、公众健康和环境的保护,生产企业应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以消除风险,并必须通知型式认证机构采取相应措施。

韩国目前执行的召回是参照美国的召回法规和执行程序。按照KMVSS机动车管理法第31条的规定:如果生产的摩托车不符合安全标准或者可能存在影响车辆安全运行的缺陷,制造商应及时披露这一事实,并根据指定的执行措施进行整改。制造商有责任通知车主车辆存在的缺陷实际情况以及整改计划。同时制造商向国土交通部阐述相关信息(如发邮件的方式)。如果制造商没有按照法规执行,那么国土交通部部长有权责令其根据国土交通部通告通知其采取措施进行更正。

在《韩国2025年摩托车召回公告汇总表》中可以看到韩国国土交通部对车辆召回的管理情况。

(三)韩国的技术标准及法规体系

1.韩国认证的技术标准和法规等同于欧标

韩国的摩托车技术标准一直遵循着欧盟的技术标准和法规,并随之不断完善。

按照KMVSS的法规文件《车辆安全标准测试流程》和《车辆和部件自我认证具体要求》,由韩国环境署根据《大气保护法》制定车辆认证测试方法和流程等法规,其测试循环和限值等同于欧Ⅲ法规;根据《噪声和振动控制法》制定机动车车辆噪声安全标准细则和车辆测试流程法规;对于其他的安全项目,制造商按照欧盟的97/24/EC自行测试确认符合。

2.韩国摩托车认证的相关认证标准及法规的不断修订和完善

韩国认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等同于欧标,每一项制度或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欧盟的法规在不断地变化,韩国的认证法规也在时刻追踪和跟进标准的更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韩国一直是每两年更新一次机动车排放标准。2025年,韩国的机动车排放标准已经与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欧盟和美国保持一致。

韩国在2025年12月18日发布了即将依据UN/WP29型式认证法规(EU)No.168/2013修改原法规草案的公告。从表2-32汇总的近期韩国根据TBT协定对于摩托车方面的标准修订的通报中可以看到其跟进的步伐。

3.韩国的摩托车环保达标项目——尾气排放标准和噪声标准执行法规

韩国环境部对于机动车排放的标准一直不断地加严。测试循环和限值等同于欧盟的尾气排放法规中的标准限值,即97/24/EC-C5以及随之的修订版2002/51/EC、2003/77/EC、2005/30/EC、2006/27/EC、2006/120/EC、2009/108/EC;2013/60/EU;其噪声法规中的标准限值,即为97/24/EC-C9以及随之的修订版2005/30/EC、2006/27/EC、2006/120/EC、2009/108/EC。

4.韩国针对环保控制不断加严的管理决心和态度

韩国机动车严格执行欧盟的标准,但是也积极采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加严标准。2025年,来自韩国环保署的数据显示韩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九大碳排放国,其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跃居世界第一。在2025年韩国的空气质量“PM2.5指标”上,韩国在178个国家中排名171位,倒数第7。

韩国的机动车出口量巨大,尤其是近三年来出口量持续增长,见表2-33。

表2-33 韩国机动车出口量

978-7-111-52501-1-Part01-189.jpg

巨大的出口量促使韩国政府和机动车工业部门一致认为有必要使本国生产的机动车与日益严格的欧洲和美国的排放标准保持一致,不仅为了本国的环境安全,也方便了世界各出口国管理的统一。为此韩国政府不断修改和加严排放标准,并融合进世界上最新和最严格的标准。由此可见,韩国的环保意识和管理理念均走在世界的前列,并为之不懈努力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