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依赖微博推广的广告策略

依赖微博推广的广告策略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追根溯源地看,微商最初是发迹于新浪的微博。2014年初,新浪将原来的“新浪微博”更名为“微博”,足以显示其在国内一枝独秀的局面,总而言之,微博早就火了。图1-4 C罗一条“推文”值23万欧元1. 高效的微博这就是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优势。轻则向搜索引擎运营商购买关键词、向门户网站投放广告专栏。图1-7 自明星2015峰会海报想要把广告升级成营销,就必须吸引眼球,那么话题是必不可少的。

依赖微博推广的广告策略

追根溯源地看,微商最初是发迹于新浪的微博。微博(Microblog)原意为“微型博客”,或者说“一句话博客”。最早、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这种一句话、一条信息(附加表情、照片)的公众留言式社交迅速风靡。在国内复制最为成功的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新浪了。2014年初,新浪将原来的“新浪微博”更名为“微博”,足以显示其在国内一枝独秀的局面,总而言之,微博早就火了。

喜欢“刷微博”的人都知道,人们可以通过互相关注,实时获取对方的“状态”。人气高的人会聚集成千上万,乃至百万千万的“粉丝”。这种“大V”明星关注的话题,很容易成为热门话题,甚至成为新闻的风向标。这就注定了它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广告效应。名人或者“粉丝”多的人可谓一字千金,其通过这种公众平台推广一件商品,无疑会获取难以想象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曾经有一条新闻:著名足球运动员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在其社交账号上为某商家推送了一条广告(图1-4),一句话就获得了23万欧元的报酬,堪称史上最贵。一条“推文”价值200多万元人民币?或许有人会觉得商家疯了,钱多人傻。其实不然,C罗在当今体坛的影响力惊人,又由于其本人的社交活跃度高,“粉丝”遍布全球,多达3700万人以上,如此高效的推广方式区区23万欧元可谓超值。

978-7-111-54075-5-Chapter01-4.jpg

图1-4 C罗一条“推文”值23万欧元

1. 高效的微博

这就是互联网和社交平台的优势。试想一下,如果一个跨国企业想为其商品做一个全球广告的话,重则需要搞定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投放平台,买下黄金时段的广告,说不定每一家媒体都不止花23万欧元,而且很难保证在多家竞争下拿下项目。轻则向搜索引擎运营商购买关键词、向门户网站投放广告专栏。虽然成本可能是下降了,但平心而论,你会认真看吗?

平台投放的插入式广告中,以网页和视频广告最多。然而,人们习惯在看到浏览器先“屏蔽弹窗”广告再浏览。而新的网络广告相关条例中也有明文规定,网页广告必须有清晰有效的关闭按钮,就导致更没人看了。相对来说,视频插播的效果更好,但也更让人反感,尤其是如今部分视频播放器广告长达1分钟以上。“这么长时间,我不如去上个厕所或者洗个水果。”“我宁愿看黑屏(图1-5)”不少网友心中如此“抱怨”。扪心而问,除了记得等待,你又还记得几个呢?

978-7-111-54075-5-Chapter01-5.jpg

图1-5 “我宁愿看黑屏”

至少在国内,这些传统媒体投放的广告,要么效果差、要么价格贵,总而言之,性价比较低。当然,部分“土豪”公司不差钱,制作精良的高光广告,所带来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问题是并不是每个商家都叫“特能输(送钱)”啊。因此,微博作为新的广告载体,除了最直观的省钱和高效,最重要的是降低了营销门槛,这才使得“草根经济”有机可乘,开创了新局面。(www.daowen.com)

2.自媒体乱象

一部分企业小微的前身(企业的互联网推广运营者),他们的工作大致有两种。其一,“勾搭”。一旦能和“大V”们签约,就能保障一个双赢的局面。其二,自媒体(We Media)。对此,相信很多人也不陌生了。利用自营的公众账号(一般是企业、企业法人或个人微商),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后者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广告,而是一种有策划、有方案的互联网营销活动(图1-6)。

978-7-111-54075-5-Chapter01-6.jpg

图1-6 名为:自媒体

自媒体的“养成”方法,相信不少人看过不少书,但实际总结起来就是两种。第一,通过品牌底蕴逆袭互联网。这种方法适合底蕴比较深厚的传统企业(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只要他们开通公众账号,稍加宣传就能轻易获得一大批粉丝,形成温和的良性循环。第二,以互联网打造品牌。这种方法就是人们在很多文章中能看到的“自媒体”。而这些“自媒体”们,正是微营销界第一场乱象的来源之一。

自媒体中,有一群比较突出的、影响力非凡的人,被称为“自明星”(图1-7),可以理解为自我打造的品牌明星。无论是自媒体、自品牌、自明星,为何会引发乱象呢?这与微商(行业和群体)的成熟度有直接关系。从头说起,这些“自大”的人们,为了推广自己的品牌,就必须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方案来,先不要“喷”他们制造噱头,这是在创业初期难以避免的一种普遍商业现象。

978-7-111-54075-5-Chapter01-7.jpg

图1-7 自明星2015峰会海报

想要把广告升级成营销,就必须吸引眼球,那么话题(或者说噱头)是必不可少的。在“初微”时期,人们很容易被这种新鲜的“自卖自夸”和“卖心灵鸡汤的”所吸引,因为新鲜。“聚美优品”的陈欧体事件(读者可参阅相关资料,此处不展开介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国内擅长模仿的人太多太多,随着新市场、新营销方法被发掘,很快就引来了第一批网络“淘金者”的挖掘潮,一时间过营销、只营销不服务等乱象丛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