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滇中城市群: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滇中城市群: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滇中城市群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基于几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亚非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及产业装备相对落后,这些国家大部分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镇化步伐,需要中国的先进产能支持发展。

滇中城市群: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国际产能合作是指国家间引入对方的先进装备和生产线、先进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等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进而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滇中城市群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基于几个方面的理由,一是亚非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及产业装备相对落后,这些国家大部分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城镇化步伐,需要中国的先进产能支持发展。二是一些老牌强国基础设施老化,需要大规模更新改造提升设施条件进而带动投资和促进增长。三是滇中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边疆不发达地区省域内城市群,需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补“短板”、扬优势,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门户城市群。国际产能合作包括但不限于钢铁冶炼加工、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化学工业电力产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工具设计制造、陆路水路空中运输通道和通信基础设施、工程机械和空天深海工程,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实施路径上,首先要突出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新兴产业的国际合作,建立健全新兴产业投资合作机制,以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新兴产业交流合作为重点,逐步辐射到其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拓老牌工业国家和东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其次是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对产业链的布局进行优化,统筹上中下游产业链和供应链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彼此协同前提下健康发展,着力在跨越国境开展研发、组织生产和促进消费等方面探索构建国际合作体系。先进装备和科技合作基础上的国际产能合作,必然带动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彼此开放,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进程。积极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和国际合作方式,拓展跨境经济技术合作区,合作建立和参与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经贸特区等。发挥科技、人才和资金优势开展“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国际合作,采取BOT[2]或PPP[3]等开展装备技术研发和高端产品生产。引导滇中城市群企业在“引进来”和“走出去”开放格局中抱团发展,以大企业带小企业、大小企业协同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优势特色产业转移并积极推进落地见效,依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建立涉外产业基地和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流通基地,打造产业和产品国内国际双循环示范引领区。鼓励、引导和支持滇中城市群区域内的各型各类企业积极投资和参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在高速公路、高铁和城际轨道交通、民用机场新建和改扩建、水电开发和通信基站建设、高端装备研发和工程机械制造、重要港口和重点园区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依托滇中城市群相关行业企业资金和技术优势,在条件适宜的国家利用其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独立投资或联合当地共建生产基地、研发平台和营销网络,以及与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相配套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推动设备、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打造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新样板。(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