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嫉妒对象的相似性及影响

嫉妒对象的相似性及影响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亚里士多德和海德强调,只要对方拥有,就可能成为嫉妒的对象。接近又被称作相似性,即个体容易嫉妒相似的个体。当某一家分销商获得奖励时,会引起其他分销商的向上比较,成为其他分销商嫉妒的对象。

嫉妒对象的相似性及影响

1.嫉妒的内容

嫉妒的内容可能是任何一种物品或事务状态:或者是一种物品,或者是一种精神礼物,或者是一种社会地位、心理状态;有时嫉妒者嫉妒的对象达到的目标或者拥有的资源也可能成为嫉妒者嫉妒的内容。例如,当某人达到某个目标或者拥有某种资源并给其带来满足感或者声望时,就可能引发他人的嫉妒。因此,一个人可能只是因为看到另一个人在帆船比赛中夺冠了就嫉妒他,尽管他自己连参加帆船比赛的愿望也没有。亚里士多德(Aristotle,1991)和海德(Heider,1958)强调,只要对方拥有,就可能成为嫉妒的对象。进一步来说,米塞利(Miceli)和卡斯特尔弗兰奇(Castelfranchi)总结指出,以上提出的所有内容都是一种优越性,即人们实际嫉妒的是他人的优越性。在分销环境中,当供应商对某一分销商发放奖励时,促成了获奖分销商的优越性,这便成为观察者分销商嫉妒的内容。具体而言,奖励大小和奖励的公平性都是优越性的具体反映,因此会引起观察者分销商嫉妒情绪的产生。

2.嫉妒的对象

亚里士多德(1991)认为,人们通常嫉妒那些与自己所处时间、空间或是年龄和名声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一方面,这种接近代表着一方很容易知道另一方的目标、品质、技巧和资源,并且双方频繁的交流使得嫉妒比较经常发生;另一方面,这种接近也说明嫉妒者和嫉妒对象目标与处境的相似性。接近又被称作相似性,即个体容易嫉妒相似的个体。相似性不仅为社会比较提供了机会,还使比较变得准确和具有有效性。费斯廷格(Festinger,1954)指出,个体常与相似的个体比较以进行自我评估。这种相似性可能是与相比较的事物相关的相似(如某人实现突出绩效的能力),或者与所比较的事物无关,但是与个人形象紧密相关的特征的相似(Wood,1989)。心理的认同也被视为相似的表现,比如亲属、朋友或同一个性别的人(Heider,1958)。(www.daowen.com)

另有学者认为,个体倾向于向上比较,即个体容易与比他稍微好一点儿的相似个体(如拥有更多的技术、能力和成功的个体)进行比较。向上比较,一方面为个体进行自我比较提供了正面的例子,另一方面能使个体进行自我提高,因为向上比较既向个体提供了达到更高地位的宝贵信息(比如,需要获得的技术、需要学习的策略和应该达到的目标等),又能激励个体努力达到这一目标(e.g.,Lockwood and Kunda,1997)。另外,向上比较还能使个体实现自我扩张(e.g.,Collins,1996),因为个体只会专注于其与相似个体的相似点,进而得出自己也会得到相似结果的结论,从而强化了自我认知。但是向上比较的风险在于,个体并不总是能与比较的对象同样成功,即认为自己也能得到相似的结果(e.g.,Collins,1996)。当差异出现,并且不能减少或忽视这种差异时,相似性所引发的正面期待就会落空,促使个体得出低于标准的结论,进而使个体产生如恶意嫉妒之类的负面情绪。

在分销环境中,分销网络中的分销商面对同一家供应商,销售相似类别的产品,都希望达到较高的销售业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分销商常常相互比较绩效水平以评估自我的价值。当某一家分销商获得奖励时,会引起其他分销商的向上比较,成为其他分销商嫉妒的对象。如果观察者分销商专注于自己与获奖分销商的相似之处,认为自己也会得到相似的奖励,就会表现为善意嫉妒;而当观察者分销商专注于自己与获奖分销商的差异,造成其正面的期待落空,自我形象和价值受损,就会产生恶意嫉妒的消极情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