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实现幸福生活,聚焦民生服务

实现幸福生活,聚焦民生服务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村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村民、一切依靠村民、一切归功于村民,是紫南村“两委”成员的良知共识;为长远打基础、为民生谋福祉、为后代创未来,是村“两委”班子的不懈追求。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紫南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采取这些措施后,犯罪作案显著下降,村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加。

实现幸福生活,聚焦民生服务

以村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村民、一切依靠村民、一切归功于村民,是紫南村“两委”成员的良知共识;为长远打基础、为民生谋福祉、为后代创未来,是村“两委”班子的不懈追求。潘柱升的理念是:“城市居民有的福利我们要有,城市居民没有的福利我们也要有。”在他看来,不能单纯用分红多少来衡量一个村的发展和村干部的作用,“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病有所医”同样很重要。

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紫南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分红由2007年的846元增加到2017年的10800元。但紫南村的决策者不以分红论英雄,而以村民的长远利益为根本,决定利用集体的力量为村民谋福祉,为长远利益夯实基础,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形成了决议。

村干部认为,为村民谋福利的事犹如子女对老人行孝,不能拖、不能等。2009年在集体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村委会筹资500多万元,为符合条件的村民购买了养老保险和失地保险,在原有医保的基础上先后为村民办理了门诊和住院“二次医保”。如今,村民到了退休年龄,每月可领取900元以上退休养老金,在企业退休的人员除从社保领取退休工资外,每月可从村委会领取525元“老人金”;村民到定点医院看门诊个人只需交四元的挂号费,医保范围的费用都在“二次医保”中报销,住院三个月也只需交400元的“起付费”,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村帮”的目标。

村民健康大于天。2007年新班子上任伊始,就按城市的理念来规划紫南的布局和建设,将村庄、道路、公园、绿化安排得井井有条。为了村民的健康幸福,十年来全村投资三亿多元进行村居环境改造提升:铺设60多公里长的排污管网,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实施了强弱电入地工程。修建了11座公园,实现了道路两边和隔离带的绿化,人均绿地面积增加到60余平方米;打通了部分断头河涌,对全村4.5公里河涌进行了清淤,平均清淤深度0.7米,对其中大部分河涌进行了砌岸、植绿处理;扩建、改建大小桥梁60多座,修建亭台榭阁30多座。

2011年村里成立了佛山市第一家村级环卫处,现有50余人;配置了扫地车、洒水车、垃圾运输车,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安放了200多个垃圾桶;各个村民小组配有保洁员30多人。通过订立村规民约,实行了禁止饲养畜禽、禁止室外乱堆乱放杂物、禁止在种植中搭棚架、禁止乱贴广告、建房实行堆放材料围蔽许可等项规定,保持了村庄的环境卫生。按旅游厕所标准修建改建智能厕所26座。现在随时进村,到处干净整洁,见不到“牛皮癣”。(www.daowen.com)

鉴于辖区内流动人口多、治安状况复杂的情况,紫南村借鉴城市小区式管理模式,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安装了280个监控摄像头,配设了共有18块荧屏的两个监控室,对各个自然村实行了封闭式管理,村民凭电动按钮进出。村里设置了消防站,配备了简易消防设备和义务消防队。采取这些措施后,犯罪作案显著下降,村民的安全感明显增加。

为了让紫南的后代从小就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紫南村将教育摆在优先突出的位置,投资2000多万元分两期改造扩建村幼儿园,使幼儿园学位达700多个,2013年获佛山市一级幼儿园,目前正在争创“省一级”,经过多方努力,紫南小学于2013年秋季开学前并入国家现代教育实验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佛山市第九小学,成为该校的西校区。村里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奖学金,对考取并读完高中以上学校的本村村民的子弟发放2000元至10万元不等数额的奖学金,2017年共发放奖学金90万元。

十年辛苦十年忙,十年村庄大变样。紫南用十年实现了华丽转身和初步振兴。走进紫南村,村村像公园,整齐清洁,生机盎然,古榕气根垂悬盈丈,亭台楼榭错落有致,祠堂书院古香古色,河涌绕村鱼跃水漾,村头游园郁郁葱葱,村中绿地鸟语花香,村间小道宽敞整洁,健身广场早晚热闹,充分彰显了岭南水乡的特色,古香古色中蕴含着诸多现代元素,充满诗情画意。

(载2018年2月27日《中国社区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