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让上级在决策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如何让上级在决策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给“选择题”而不是给“问答题”的做事态度与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沟通的成本,执行的效率就会相应地提高。比如说,你想向领导请示召开某个计划方案的研讨会,而领导又很忙总是抽不出确切的时间,这时,请示时就要懂得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如何让上级在决策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沟通不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能力。一个不善于与上级沟通的员工,是无法做好工作的。

执行难,难在沟通“成本”太高,下属对上级的沟通基本是请教的方式,常用语就是“领导,您看这事怎么办?”其实,这是给领导出“问答题”,而不是给领导出“选择题”。

领导虽然高瞻远瞩,水平过人,但毕竟不在执行一线,与执行的当事人相比对现场的实际情况必然不那么了解,而真正了解实际情况的人正是执行者本人。因此,这就需要执行者主动让领导做“选择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来,然后供领导选择决策

有一个关于“买火车票”的故事,就很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

有一家公司,五一节前准备去某地参加展销会,由老总带队,共10个人在近日出发。于是,老总把办公室的小刘叫来,对他说,去买10张去展会的卧铺票。

小刘领了款,就一溜烟儿地跑出去了,不大一会儿工夫,他气喘嘘嘘地回到公司:“报告,老总,我回来了!”

老总问:“买到票了吗?”

小刘答道:“没有,五一黄金周,车票太难买,的确是没有了。”

老总反问道:“确实没有了?”

答:“确实没有了!”

问:“真的没有办法了?”

答:“真的没有办法了!”

老总说:“那怎么办呢?我们是不能不去参加这个展销会的。”

小刘说:“虽然没有买到火车票,但是我倒有几个去的方案,不知道可不可以?”

于是,小刘便把他设想的方案讲给了老总听:“第一,我们可以从票贩子手中买票,但一张票要多加50元;第二,先坐火车到一个有票的中途站,然后在中途站换乘直达的火车,中途票现在还可以买到;第三,可以坐长途大巴,每小时都有一班车出发,我们提前一天就可以买到票;第四,从租赁公司包车,而且租车费还包含保险。”

讲完方案,小刘说:“在这四个方案中我建议采取第三种,长途大巴去有空调,很豪华,安全性也很好,而且行车中间可以休息,这样人到站后不至于太疲惫。”老总听完小刘的分析便选择了第三种方案。

对于每一个上司来说,他们要的不是问题,而是解决的方案。在小刘的眼里,买10张火车票的希望是没有了,但有如何去的方案。当老总了解了各个解决方案之后,自然会选出最优的那套方案。

一个善于思考、做事负责的下属,应该带着答案、准备好对策去请教领导。虽然有时直接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不一定存在,但下属必须懂得找到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案。就像解答数学题一样,直接解题无法求得答案时,就要学会用方程来推算出答案。

职场中,很多人遇到问题、接到任务时,不是首先问自己如何解决,而是先向领导汇报,请示解决办法,带着耳朵听领导告知具体操作步骤。这怎么可能有高效的执行力呢?所以,在执行任务时,有时一个不太好的结果会比没有任何结果强,在暂时没有结果的情况下为老板提供几个解决方案供他选择,这才是员工应该做的。(www.daowen.com)

1962年,美苏之间发生了一场冲突——古巴事件,国际局势一时紧张起来。当时,赫鲁晓夫偷偷地把导弹放到了美国的鼻子底下——古巴领土上,这件事情被发现后立即引起了美国白宫一片骚动。

美国总统的安全助理和顾问们很快制订了6项可供选择的策略,供当时的总统肯尼迪挑选。这6项对策是:

(1)无所作为,不做任何反应;

(2)施加外交压力,使之撤出;

(3)通过各种渠道,同卡斯特罗打交道,阻止导弹安装;

(4)入侵古巴,拔除后患;

(5)空袭,炸毁建设中的导弹基地;

(6)封锁古巴。

当然,在给出这6项策略的同时,美国总统的安全助理和顾问们也给出了每一种策略的可能后果。肯尼迪依据他对国际形势的理解,在这6种策略中权衡、选择,最后决定采用“封锁古巴”的策略,这样就既保持了总体局势的平衡,也达到了让赫鲁晓夫撤出导弹的目的。

如果说工作是一场考试,那么上级领导通常能干什么呢?回答是:上级领导通常只能做“选择题”。所以,中层领导在协助上级工作、为上级做参谋时,一定要记住这一原则:只有提供多种方案供领导选择,才能使领导从中找出最佳的方案。

这种给“选择题”而不是给“问答题”的做事态度与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沟通的成本,执行的效率就会相应地提高。

比如说,你想向领导请示召开某个计划方案的研讨会,而领导又很忙总是抽不出确切的时间,这时,请示时就要懂得让领导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比如,如果你问领导:“王总,您看什么时候开会比较好?”那就意味着永远没有答案了。

其实,在这个时候,你应该让领导做“选择题”,你可以这样问:“王总,您看明天开会怎么样,大家想沟通一下原来被搁浅的计划方案的事?”这时王总可能会说:“明天没空。”

明天没空,但还可以有其他的时间,于是你可以接着问:“那么,您看后天怎么样?”这时如果领导明确后天有时间,就会表示同意。但为了定下明确的时间,你可以再接着问:“那您看后天早上怎么样?”领导可能会说:“后天早上有点困难。”“那么王总,后天下午3点,您看怎么样?”这样一来,领导就能找出自己的空档时间,于是领导说:“好的,就后天下午吧。”

作为执行者,无论面对什么问题,不能总指望领导给你答案,而应学会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或方案,然后让领导在你的“选择题”中找出最佳的“答案”。所以,要提升执行力,就要树立比他人更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高效执行的有效方法之一。

思考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你是分析之后找出备选答案再去找领导,还是直接向领导汇报?如果你想好了答案,领导是否采纳了你的意见和建议?为什么?

换位思考,如果你是领导,你是喜欢给你出“选择题”的人,还是喜欢整天给你出“问答题”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