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人类生存方式的三大特点

人类生存方式的三大特点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象性、主体性、意向性是人类生存方式具有的三个明显特性。因此,在探讨人类生存方式时,应对其概念有特殊的规定。所谓人类生存方式的主体性,是指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主体是人体本身,人的生命活动也可以是人的意识对象之一。具有目的性的活动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所以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生存活动的意义性所在。

人类生存方式的三大特点

对象性、主体性、意向性是人类生存方式具有的三个明显特性。由于人类存在的特殊性表现在:第一,人类不同于一般无机存在物而是有生命的存在物,第二,人类生来具有自我意识。因此,在探讨人类生存方式时,应对其概念有特殊的规定。

所谓人类生存方式的对象性,是指人类的自身活动具有对象性,因此其生命活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象化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所谓人类生存方式的主体性,是指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主体是人体本身,人的生命活动也可以是人的意识对象之一。实际上,主体性是人具有自我意识的前提,因为自我意识形成的前提是具有自我,对象存在的衡量标准为是否有自我存在,如果没有自我也就没有什么对象可言。(www.daowen.com)

所谓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向性,是指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带有自发目的,因此,人类的生存活动是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的。具有目的性的活动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所以人类的生存方式就是生存活动的意义性所在。

人类生存方式,从存在论的角度来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也就是人类本质的现实化和对象化,这一点体现在生存方式的对象性特征;人类的生存方式主要包括在自然界中的实践性活动、社会实践性活动以及在精神世界中的实践性活动这三种类型,这些实践性活动体现出人类生存方式的对象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意向性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