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配件质量鉴别方法大揭秘

汽车配件质量鉴别方法大揭秘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配件涉及的车型多,品种规格复杂,仅一种车型的配件品种就不下数千种。汽车配件的表面处理是配件生产的后道工艺,商品的后道工艺,尤其是表面处理涉及很多现代科学技术。汽车配件的表面处理,镀锌工艺占的比重较大,一般铸铁件、铸钢件、冷热板材冲压件等大都采用表面镀锌。

汽车配件质量鉴别方法大揭秘

汽车配件涉及的车型多,品种规格复杂,仅一种车型的配件品种就不下数千种。汽车维修企业和配件经营企业一般没有完备的检测手段,但只要熟悉汽车结构以及制造工艺和材质等方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检验标准,凭借积累的经验和一些简单的检测方法,也能识别配件的优劣。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以供参考。这些方法归纳为“五看”“四法”。

1.“五看”

(1)看商标

要认真查看商标,上面的厂名、厂址、等级和防伪标记是否真实。因为对有短期行为的仿冒制假者来说,防伪标志的制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另外在商品制作上,正规的厂商在零配件表面有硬印和化学印记,注明了零件的编号、型号、出厂日期,一般采用自动打印,字母排列整齐,字迹清楚,小厂和小作坊一般是做不到的。

(2)看包装

汽车零配件互换性很强,精度很高,为了能较长时间存放不变质、不锈蚀,需在产品出厂前用低度酸性油脂涂抹。正规的生产厂家,对包装盒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要求无酸性物质,不产生化学反应,有的采用硬型透明塑料抽真空包装。考究的包装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身价,箱、盒大都采用防伪标记,常用的有激光、条码、暗印等。在采购配件时,这些很重要。

(3)看文件资料

首先要查看汽车配件的产品说明书,产品说明书是生产厂进一步向用户宣传产品,为用户做某些提示,帮助用户正确使用产品的资料。通过产品说明书可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信任感。一般来说,每个配件都应配一份产品说明书(有的厂家配用户须知)。如果交易量相当大,还必须查询技术鉴定资料。进口配件还要查询海关进口报关资料。国家规定,进口商品应配有中文说明,一些假冒进口配件一般没有中文说明,且包装上的外文,有的文法不通,甚至写错单词,一看便能分辨真伪。

(4)看表面处理

鉴别金属机械配件,可以查看表面处理。所谓表面处理,即电镀工艺、油漆工艺、电焊工艺、高频热处理工艺。汽车配件的表面处理是配件生产的后道工艺,商品的后道工艺,尤其是表面处理涉及很多现代科学技术。国际和国内的名牌大厂在利用先进工艺上投入的资金是很大的,特别对后道工艺更为重视,投入资金少则几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一些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小工厂和手工作坊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采取低投入掠夺式的短期经营行为,很少在产品的后道工艺上投入技术和资金,而且也没有这样的资金投入能力。

看表面处理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镀锌技术和电镀工艺。汽车配件的表面处理,镀锌工艺占的比重较大,一般铸铁件、铸钢件、冷热板材冲压件等大都采用表面镀锌。质量不过关的镀锌,表面一致性很差;镀锌工艺过关的,表面一致性好,而且批量之间一致性也没有变化,有持续稳定性。明眼人一看,就能分辨真伪优劣。电镀的其他方面,如镀黑、镀黄等,大工厂在镀前处理的除锈酸洗工艺比较严格,清酸比较彻底,这些工艺要看其是否有泛底现象。镀钼、镀铬、镀镍可看其镀层、镀量和镀面是否均匀,以此来分辨真伪优劣。

2)油漆工艺。现在一般都采用电浸漆、静电喷漆,有的还采用真空手段和高等级静电漆房喷漆。采用先进工艺生产的零部件表面,与采用陈旧落后工艺生产出的零部件表面有很大差异。目测时可以看出,前者表面细腻、有光泽、色质鲜明;后者则色泽暗淡、无光亮,表面有气泡和“拖鼻涕”现象,用手抚摸有砂粒感觉,相比之下,真假非常分明。

3)电焊工艺。在汽车配件中,减振器、钢圈、前后桥、大梁、车身等均有电焊焊接工序。汽车厂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配套厂,它们的电焊工艺技术大都采用自动化焊接,能定量、定温、定速,有的还使用低温焊接法等先进工艺。产品焊缝整齐、厚度均匀,表面无波纹形、直线性好,即使是点焊,焊点、焊距也很规则,这一点哪怕再好的手工操作也无法做到。

4)高频热处理工艺。汽车配件产品经过精加工以后才进行高频淬火处理,因此淬火后各种颜色都原封不动地留在产品上。如汽车万向节内、外球笼经淬火后,就有明显的黑色、青色、黄色和白色,其中白色面是受摩擦面,也是硬度最高的面。目测时,凡是全黑色和无色的,肯定不是高频淬火。工厂要配备一套高频淬火成套设备,其中包括硬度、金相分析测试仪器和仪表的配套,它的难度高,投入资金多,还要具备供、输、变电设备条件,供电电源在3万V以上。小工厂、手工作坊是不具备这些设备条件的。

(5)看非使用面的表面伤痕

从汽车配件非使用面的伤痕,也可以分辨是正规厂生产的产品,还是非正规厂生产的产品。表面伤痕是在中间工艺环节,由于产品相互碰撞留下的。优质的产品是靠先进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工艺技术制造出来的。生产一个零件要经过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而每道工序都要配备工艺装备,其中包括工序运输设备和工序安放的工位器具。高质量的产品由很高的工艺装备系数做保障,所以高水平工厂的产品是不可能在中间工艺过程中互相碰撞的。以此推断,凡在产品不接触面留下伤痕的产品,肯定是小厂、小作坊生产的劣质品。

2.“四法”

(1)检视法

1)表面硬度是否达标。配件表面硬度都有规定的要求,在征得厂家同意后,可用钢锯条的断茬去试划(注意试划时不要划伤工作面)。划时打滑无划痕的,说明硬度高;划后稍有浅痕的说明硬度较高;划后有明显划痕的说明硬度低。(www.daowen.com)

2)接合部位是否平整。零配件在搬运、存放过程中,由于振动、磕碰,常会在接合部位产生毛刺、压痕、破损,影响零件使用,选购和检验时要特别注意。

3)几何尺寸有无变形。有些零件因制造、运输、存放不当,易产生变形。检查时,可将轴类零件沿玻璃板滚动一圈,看零件与玻璃板贴合处有无漏光来判断是否弯曲。选购离合器从动盘钢片或摩擦片时,可将钢片、摩擦片举在眼前观察其是否翘曲。选购油封时,带骨架的油封端面应呈正圆形,能与平板玻璃贴合无挠曲;无骨架油封外缘应端正,用手握使其变形,松手后应能恢复原状。选购各类衬垫时,也应注意检查其几何尺寸及形状。

4)总成部件有无缺件。正规的总成部件必须齐全完好,才能保证顺利装配和正常运行。一些总成件上的个别小零件若漏装,将使总成部件无法工作,甚至报废。

5)转动部件是否灵活。在检验油泵等转动部件时,用手转动泵轴,应感到灵活无卡滞。检验滚动轴承时,一手支撑轴承内环,另一手打转外环,外环应能快速自如转动,然后逐渐停转。若转动零件发卡、转动不灵,说明内部锈蚀或产生变形。

6)装配记号是否清晰。为保证配合件的装配关系符合技术要求,有一些零件,如正时齿轮表面均刻有装配记号。若无记号或记号模糊无法辨认,将给装配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装错。

7)接合零件有无松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组合成的配件,零件之间是通过压装、胶接或焊接的,它们之间不允许有松动现象。如油泵柱塞与调节臂是通过压装组合的;离合器从动毂与钢片是铆接接合的;摩擦片与钢片是铆接或胶接的;纸质滤清器滤芯骨架与滤纸是胶接而成的;电气设备是焊接而成的。检验时,若发现松动应予以调换。

8)配合表面有无磨损。若配合零件表面有磨损痕迹,或涂漆配件拨开表面油漆后发现旧漆,则多为旧件翻新。当表面磨损、烧蚀,橡胶材料变质时在目测看不清的情况下,可借助放大镜观察。

(2)敲击法

判定部分壳体和盘形零件是否有裂纹、用铆钉连接的零件有无松动以及轴承合金与钢片的接合是否良好时,可用小锤轻轻敲击并听其声音。如发出清脆的金属声音,说明零件状况良好;如果发出的声音沙哑,可以判定零件有裂纹、松动或接合不良。

浸油锤击是一种探测零件隐蔽裂纹最简便的方法。检查时,先将零件浸入煤油柴油中片刻,取出后将表面擦干,撒上一层白粉(滑石粉石灰),然后用小锤轻轻敲击零件的非工作面,如果零件有裂纹,通过振动会使浸入裂纹的油渍溅出,裂纹处的白粉呈现黄色油迹,便可看出裂纹所在。

(3)比较法

用标准零件与被检零件做比较,从中鉴别被检零件的技术状况。例如,气门弹簧、离合器弹簧、制动主缸弹簧和轮缸弹簧等,可以用被检弹簧与同型号的标准弹簧(最好用纯正部品,即正厂件)比较长短,即可判断被检弹簧是否符合要求。

(4)测量法

1)检查接合平面的翘曲。例如,检查气缸盖与气缸体接合平面的翘曲,可采用平板或钢直尺作为基准,将其放置在工作面上,然后用塞尺测量被测件与基准面之间的间隙。检查时应按照纵向、横向、斜向等各方向测量,以确定变形量。

2)检查轴类零件。例如,检查轴类零件的弯曲,可将轴两端用V形铁水平支承,用百分表触针抵在中间轴颈上,转动轴一周,表针摆差的最大值反映了轴弯曲程度(摆差的1/2即为实际弯曲度)。

测量轴类零件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的误差,一般用外径千分尺测量。除检查外径,还需检查其圆度和圆柱度。测量时,先在轴颈油孔两侧测量,然后转90°再测量。轴颈同一横断面上差数最大值的1/2为圆度值;轴颈不同纵断面上差数最大值的1/2为圆柱度值。

3)检验滚动轴承。检验轴向间隙:将轴承外座圈放置在两垫块上,并使内座圈悬空,再在内座圈上放一块小平板,将百分表触针抵在平板的中央,然后上下推动内座圈,百分表指示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是它的轴向间隙。轴向间隙的最大允许值为0.20~0.25mm。

检验径向间隙:将轴承放在一个平面上,使百分表的触针抵住轴承外座圈,然后一手压紧轴承内圈,另一手往复推动轴承外圈,表针所摆动的数字即为轴承径向间隙。径向间隙的最大允许值为0.10~0.15mm。

4)检验螺旋弹簧。汽车上应用的压缩弹簧,如气门弹簧、离合器弹簧、制动主缸弹簧和轮缸弹簧;拉伸弹簧,如制动蹄片复位弹簧等。弹簧的自由长度可用钢直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弹力的大小可用弹簧试验器检测。弹簧歪斜可用直角尺检查,歪斜不得超过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