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职业因素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与技术水平成反比

职业因素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与技术水平成反比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国1965—1966年、1972—1973年按职业划分的流动情况如表6—2。表6—2 1965—1966年、1972—1973年美国按职业划分的职业流动率(%)从表6—2中可以看出,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技术水平越高,流动率越低。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较高的报酬和职业稳定性等职业优越性明显,使劳动力一般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因而专业流动率低。

职业因素对劳动力流动性的影响与技术水平成反比

职业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原因中约有1/3的人是为了变动职业,并期望由此获得更高收入或良好的工作环境。

职业流动是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调整,它是一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具体反映。一国经济的产业结构转换总是表现为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劳动工种需求量增大,而社会供给量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新的职业,智力劳动比例大,收入较高。而传统产业不断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被转移至更加后进的地区,原有的传统工种需求量大为减少,且收入下降。因此,劳动力的职业流动往往表现为由传统工业较落后的工种向新兴产业的相关工种转变。职业变动实际上是社会劳动力资源在不同部门的重新配置。职业流动率是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之比。在一定时期内,各种职业的职业流动率是不相同的。一般情况是,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越高,职业流动率越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流动率低于非专业技术一般劳动力。因为,对劳动力来说,专业技术特长的形成是长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职业变动将使人力资本投资成本难以收回,而且丧失专业优势更难以获利。

职业流动是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给的调整和劳动者职业选择的过程。职业流动性的高低可以用职业流动率大小来表示。职业流动率是某两年中改变职业的就业人数与总的就业人数之比。美国1965—1966年、1972—1973年按职业划分的流动情况如表6—2。

表6—2 1965—1966年、1972—1973年美国按职业划分的职业流动率(%)(www.daowen.com)

从表6—2中可以看出,流动率与技术等级成反比,技术水平越高,流动率越低。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流动率要比熟练工人的流动率小得多。然而有某种技术的工匠也有相当大的流动性,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季节性的和短期性的,他们为了保持这种技术和较高的薪金而不断变换雇主和地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总流动率低于体力劳动者的流动率,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流动率仅高于农场主,低于其他职业集团。专业技术人员之所以变换职位很频繁,但很少改变职业,是因为变换职位可以更好地发挥职业特长,而改变职业则会丧失专业优势。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专业技术特长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教育和训练,劳动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改变职业不仅使“人力资本”投资不能回收,而且也无法“获利”。从劳动力需求方面来看,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较高的报酬和职业稳定性等职业优越性明显,使劳动力一般不放弃自己的专业,因而专业流动率低。但专业技术人员的地区流动率可能会高一些,这是因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家乡观念一般较体力劳动者淡薄。同时由于职业分工要求越来越专门化,某种专业技术人员在一些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找不到需要服务的雇主,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又需要,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跨地区的流动率就要比体力劳动者高一些。此外,向远距离的地方迁移需要一笔可观的费用,一般体力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低承担不起,只有高工资的专业技术人员才有能力进行这种长距离的迁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