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最低工资法在全覆盖下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最低工资法在全覆盖下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非熟练工劳动力市场为例,假定最低工资立法覆盖整个市场。因而,最低工资的直接影响是就业减少,失业增加,此时就业减少幅度是。这样,最低工资立法的净影响是将非熟练工的实际工资固定在W1/P0的水平,这种政策对于作为一个群体的非熟练工是否符合要求,取决于最低实际工资的上升能否足以补偿非熟练工的就业损失,取决于失业工人可以获得的失业保险收入。

最低工资法在全覆盖下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以非熟练工劳动力市场为例,假定最低工资立法覆盖整个市场。图11—1表示非熟练工劳动力市场,在实行最低工资之前,该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就业水平Eo,实际工资是W0/P0。假设法定名义最低工资是W1,W1>W0(法定最低工资不可能低于W0,若W1<W0,则W1/P0<W0/P0,此时DL>SL,雇主必将实际工资哄抬到W0/P0,以填补职位空缺),因而实际工资上升到W1/P0,企业希望的雇用量降至E1,尽管工资率为W1/P0时有大量工人(E2)愿意提供劳动,但不存在降低工资的压力。原因是,根据最低工资立法,工资不可能减至最低工资水平以下。因而,最低工资的直接影响是就业减少,失业增加,此时就业减少幅度是(E0-E1)。

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采取措施刺激经济以减少失业,这些措施包括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和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因此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由于名义最低工资不变,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实际最低工资下降。若此时国家继续奉行宽松政策而不采取其他措施,价格水平最终上升到P1,此时W1/P1=W0/P0,即最低工资的实际价值将返回到市场出清水平,就业返回到初始水平。尽管最低工资的直接影响是减少就业,一段时间后,由于政府执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减少的就业又得到恢复,不过以价格水平上升为代价。

伴随着价格水平上升到P1,确定的最低工资终将失去最低工资的意义,最低工资必然伴随价格的上升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名义最低工资增加到W2 (W2/P1=W1/P0),就业再一次减少到E1,这又迫使政府采取措施减少失业。结果形成这样一种循环:最低工资上升导致短期就业损失,通货膨胀降低最低工资的实际价值并且恢复就业水平,然后又是名义最低工资的增加,重新开始整个过程。(www.daowen.com)

图11—1 就业人数与实际工资的关系

为了实现最低工资的意义,最低工资应同消费品价值水平挂钩,从而最低工资每年应做相应调整。这样,最低工资立法的净影响是将非熟练工的实际工资固定在W1/P0的水平,这种政策对于作为一个群体的非熟练工是否符合要求,取决于最低实际工资的上升能否足以补偿非熟练工的就业损失(E0-E1),取决于失业工人可以获得的失业保险收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