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健全企业制度?

如何健全企业制度?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观来说,制度后续维护涉及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从建立、颁布、实施、修改、梳理直至废止的全过程。因此,制度的后续维护注定就成为一项需要长期运作而不可间断的任务。制度形同虚设,践踏制度的事件也就屡见不鲜。无数运作良好的企业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者本身对制度的建设与后续维护要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健全制度是制度化管理的基础。

如何健全企业制度?

社会公共秩序与企业内部秩序均是规矩,其中社会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护靠的是法律道德,企业内部秩序的建立靠的则是制度和企业文化

从企业发展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看,企业制度的维护主要针对我们过去没有认识到或者是认识不到的东西。直观来说,制度后续维护涉及企业内部各项规章制度从建立、颁布、实施、修改、梳理直至废止的全过程。因此,制度的后续维护注定就成为一项需要长期运作而不可间断的任务。

制度建设是企业运行的必要保障,制度建设的目的是使企业内部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也就是按规矩办事,如果不按规矩办事,就要受到惩罚。所以,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管理及日常管理所必需的。建设一整套科学的、完善的、实用的管理制度也就成了每个公司的管理者所迫切希望并要求做到的事情。但是有了制度还存在一个制度脱离实际的问题,一些企业效率低下、人心涣散、管理混乱,与制度脱离现实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这些企业制度不可谓不全,覆盖的范围不可谓不广,但大多数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说在嘴上,仅此而已。制度形同虚设,践踏制度的事件也就屡见不鲜。这些对制度本身的蔑视不可避免地注定了企业走向崩溃的命运。无数运作良好的企业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者本身对制度的建设与后续维护要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

制度是企业的内部法律,制度本身应具备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企业内部的行为规范以执行制度为最低标准,必须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业的制度系统要融入到社会大环境中,企业规章制度的制定首先要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不能与其相违背;其次,规章制度的制定应与企业的现状相适应;最后,规章制度的制定还应与企业文化相符合。总之,制度建设应遵照大环境规则所要求的方方面面,方能成就小系统的规范性法则。

健全制度是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一个现代管理制度的企业,从法人治理结构到经营运作,包括党群组织,都要建立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缺一不可,如果缺失那一方面的制度,就会造成管理制度上的空缺,形成经营管理中议事无规则,一部分人就会钻无制度的空子而做出有损企业形象的事情或者导致伤害企业利益的问题发生。要健全制度,一方面要向制度的纵向深入,另一方面要向制度的横向拓展。纵向深入是指在制度的深度、广度、内涵上提升,横向拓展是指在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制衡和关联上展开。只有在这两个方面健全制度,才能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运作才能游刃有余,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可谓包罗万象,覆盖着企业经营生产与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制度建设也必然会随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在企业发展进程中,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适时制定相应的制度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管理的需要,大多数企业基本能做到,但如何定期对现存制度进行审视、维护及做出适时相应的调整,却是许多企业都很欠缺的地方。(www.daowen.com)

为什么要定期对企业内部制度进行审视和维护并做出调整呢?答案不言而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时代的进程突飞猛进,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甚至于两税合并为一税,都导致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随时随地地发生着变化。而对于企业自身来说,我们离资金、技术、人力等各方面的真正强大,其实还有着一定的差距,那么一些旧的制度已不能满足企业目前管理的需要,甚至于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不废除这些不利于企业运行的旧制度,必将无法为企业注入新鲜的管理血液,企业将坐以待毙。同时,还应看到,企业有些制度的出台,是当时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这种制度表面上是解决了已经出现的某一方面问题,但它可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制定制度时并没有想到,但负面影响却是有目共睹,对这些制度也应及时地进行维护。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化,企业机制的不断改革,企业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使制度不断得到强化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新形势,否则旧的制度只能阻碍企业的发展,而难以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如何实现制度创新,就现阶段而言,首先要在管理制度中的权力、职责上进行创新,即在隐蔽的权力公开与公开的权力制衡上创新。比如,大宗物资的采购,要实行比价、阳光采购;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基建项目,要实行招投标,防止暗箱操作和内部人为控制等问题;企业重大事项的决策,要实行民主决策;等等。同时,在责任、业绩以及人事、人才的考核奖惩方面,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进行制度上的创新。

同时,要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上创新。有的制度在定性定量上比较模糊,或者随着时间推移,已不合时宜;有的制度涉及部门较多,主管部门、牵头部门不明确;还有的制度就制度本身而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实践操作中却难以实施。这样的制度就需要创新。最后,要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反应上进行制度创新。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繁杂的管理制度阻滞企业从速、从快地决策,从而使企业失去机遇,损害企业利益。

企业早已成为市场的主体,一定要做好“修身、养性”,在变革中不断调整前进的目标,努力做好制度建设与维护。企业还要“三省吾身”,做到轻装上阵,才能保证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不被自己打败。对社会而言,好的制度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坏的制度会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企业而言,制度好可以增强凝聚力、竞争力、快速反应能力,制度不好可能使军心涣散、人浮于事、松松垮垮。所以,作为任何一个企业不仅应该做好制度建设,更应该做好制度的后续维护。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力,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