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管理到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从管理到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天晚上,拿破仑出来查岗,发现哨兵睡着了。半个小时以后哨兵醒了,他发现拿破仑在帮自己站岗,腿一软跪下了,磕头请求饶命。拿破仑却说没有关系,太辛苦了,可以谅解,但下不为例。问题:1.你觉得拿破仑这样做对吗?

从管理到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1.管理的概念

管理实践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了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综合前人的研究,本书认为管理的概念可以作如下表述:所谓管理,就是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有四层含义:

(1)管理是服务于组织目标的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管理绝不是漫无目的、无的放矢进行的,而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管理的目的并不来源和决定于管理机构或人员本身,而只能隶属和服务于具有特定使命和目标的组织。管理对任何组织都是不可或缺的,但绝不是独立存在的。管理不具有自己的目标,不能为管理而进行管理,而只能使管理服务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2)管理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工作活动构成的。这些工作活动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它们成为管理的基本职能。

(3)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要从效率和效果两个方面来评判。任何组织都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来实现特定的使命目标。管理的任务就是负责促成组织有效地将其投入的资源转化为向外产出的成果。管理工作的成效好坏、有效性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它是否能使组织花费最少的资源投入而取得最大的且最合乎需要的成果产出。产出一定、投入最少,或者投入不变、产出最多,甚至投入最少、产出最多,这些都意味着组织具有较为合理的投入产出比,具有比较高的效率。但是,仅有效率性,组织还难以保证在现代社会中顺利地生存和发展。有效的管理还必须能确保组织所提供的产出能切实地实现顾客的需要,即具有最好的效果。如果说效率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即怎样做的问题,那么,提供的产品是否需要,即是否做正确的事,就是与效果相关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做什么比怎么做往往更为重要。因此,组织目标的有效实现,从企业角度出发,就包括了生产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和用最少的资源耗费进行生产这两方面。用通俗的话来概括,就是“正确地做正确的事。”管理的任务就是获取、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来确保组织效率和效果双重目标的实现。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挑战或威胁。这也就是说,管理工作必须将所服务的组织看作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正视环境的存在,一方面要求组织为创造优良的社会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尽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必须因环境条件的不同而随机应变,没有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的、通用的、万能的管理理念和办法。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灵活应变,对成功的管理至为重要。

案例1-1

三个和尚

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开始只有一个和尚,这个和尚每天到山下的井里挑水,过着悠然自在的生活。一年后,来了一个外地和尚,于是变成了两人一起抬水喝。又过了一年,又来了一个云游和尚,这下大家谁也不挑水了,最后变成了谁都没水喝。

问题:

三个和尚应如何解决喝水问题?

2.管理工作的内容

管理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一系列工作。

(1)决策。决策是组织在未来众多的行动可能中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方案。为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确定合理的行动目标,管理者首先要研究组织活动的内外部背景,了解组织的机会和面临的威胁、优势和劣势,为组织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制订决策的基础上,还需要将决策目标在时间和空间上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门和环节,进行编制行动计划的工作。

(2)组织。组织是把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有效地完成组织计划,实现组织目标。组织职能一般包括:设计与建立组织结构,合理分配职权与职责,选拔与配备人员,推进组织的协调与变革等。

(3)领导。领导是指利用组织赋予的权力和自身的能力去指挥和影响下属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管理过程。有效的领导要求管理人员在合理的制度(领导体制)环境中,利用优秀的素质,采用适当的方式,针对组织成员的需要及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去提高和维持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www.daowen.com)

(4)控制。控制是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目标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包括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判断工作结果与目标要求是否相符;如果存在偏差,则要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偏差产生后对目标活动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还要针对原因,制订并实施纠正偏差的措施,以确保决策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决策目标的有效实现。

(5)创新。组织环境及可利用的相关资源是在不断变化的。即便环境与资源不变,组织中的管理者对资源与环境的认识也可能发生改变。这些变化要求组织内部的活动技术与方法不断变革,组织活动与人的安排不断优化,甚至组织活动的方向、内容与形式选择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这些变革、优化和调整是通过管理的创新职能来实现的。

3.管理的科学性艺术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规律。管理是一门科学,是指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我们学习管理和从事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案例1-2

拿破仑站岗

拿破仑带领他的部队进攻意大利。在途中部队感染了瘟疫,减员严重,长途跋涉,极其辛苦。一天晚上,拿破仑出来查岗,发现哨兵睡着了。于是拿破仑站在哨兵旁边,帮他站岗。半个小时以后哨兵醒了,他发现拿破仑在帮自己站岗,腿一软跪下了,磕头请求饶命。拿破仑却说没有关系,太辛苦了,可以谅解,但下不为例。

问题:

1.你觉得拿破仑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从这个小案例中你领悟到了哪些道理?

4.企业管理及其作用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一系列综合活动的总称。无论是对企业的持续健康成长,还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企业管理都显得日益重要。

(1)企业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过程就是管理各项职能的实现过程,企业管理是直接影响企业人、财、物诸因素组织得科学不科学,利用得充分不充分的决定因素。国外的“三七开”说法,是指一个企业的成败“三分在技术,七分在管理”,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企业管理。

(2)企业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有人把科学和管理形象地比作经济高速发展的两个“轮子”,这是有道理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当然“两个轮子”都有关系,但与先进的管理关系更为密切。大量的事实证明,凡是管理基础工作扎实的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当机遇到来时,往往能及时抓住机遇,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3)企业管理是建设两个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要靠管理、科学、技术三大支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