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提升产业结构演进的优化理论

提升产业结构演进的优化理论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贵州要想摘掉欠发达的帽子,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将是贵州省打造成经济强省的共同保证。(一)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相关理论1.配第—克拉克定理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定理对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提升产业结构演进的优化理论

产业是强省之基、兴省之本。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为先导,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三次产业改革与发展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融合发展,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现代化“四化”同步。在党中央、国务院、贵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路线、方针和政策指引下,在“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新时代贵州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全省人民艰苦努力,贵州三次产业发展与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下经济增速连续37个季度位居全国前列的贵州速度,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贵州经济发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尽管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连续9年位居中国前三位,但贵州经济基础薄弱,基数小,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生产总值还处于劣势,据2018年数据显示,贵州省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61%。贵州要想摘掉欠发达的帽子,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合理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将是贵州省打造成经济强省的共同保证。

(一)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相关理论

1.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提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早在17世纪,西方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已经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财物的生产转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1691年,威廉·配第根据当时英国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的利润多得多。因此劳动力必然由农转工,而后再由工转商。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关于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研究成果之上,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不同时期的统计资料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和时间序列分析,在计量和比较了不同收入水平下,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如下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在经济上变得更为先进,从事农业的人数相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人数趋于下降,进而从事制造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的人数趋于下降。”克拉克认为他的发现只是印证了配第在1691年提出的观点而已,故后人把克拉克的发现称之为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把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广义的服务业)。经过经济大样本观察,配第与克拉克两位经济学家先后发现,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配第—克拉克定理主要内容为: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克拉克指出,导致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深层原因主要在于:(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2)不同产业间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有很大差别;(3)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就是说,劳动力在产业之间变化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收入出现了相对差异所造成的。因此,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可以表达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这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国家在同一时点的横断面比较中得到类似的结论。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小。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断面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利用这一定理对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便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2.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通过对众多国家的数据整理,研究得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部门和劳动部门两种结构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部门,其生产产值的比重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起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趋于下降;在工业化发展的前期就业和产值比重趋于上升,后期则趋于下降;服务业中产值和就业占比始终趋于上升的发展趋势。在研究中他指出,经济的发展其实就是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他有力地解释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其一,随着市场化的逐步加深,其衍生出来的服务需求就会不断地扩大;其二,伴随社会中新兴行业的增多,其对政府的管理要求就会加大,这样政府就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其三,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大;因此综上所述有力地说明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1.国外的相关研究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在克拉克、库兹涅茨等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经济发展过程归纳为资源的积累、再利用和人口变化及分配三个过程,将产业的发展融入经济发展中,将工业化划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产业三个部分。并利用101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求出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标准结构”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在他的著作《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中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即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净产值的比例)是不断下降的,以此来揭示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转向以加工装配业为中心的发展趋势,这一过程称为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又称为高附加价值化。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产业链延长,附加价值提高;二是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下降。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心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由原材料工业转向加工装配业,工业的生产要素结构的重心也分别由劳动力转向资本,再由资本转向技术,这一过程称为工业结构的技术集约化。(www.daowen.com)

经济学家福克斯提出了服务经济的概念,他对国民工资和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中劳动力人数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在三次产业重从事工作的劳动力增长变化中,第三产业增长相对较快;阐述了由工资引发的三次产业间的演进规律。通过对服务与生产两个部门的研究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第三产业随着区域经济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就业人数的占比随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上升;其二,如果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发展趋于缓慢的话,将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其三,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发展转移,第三产业具有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就业占比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将为最大。

日本的筱原三代平在其《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的文章中提出了规划日本产业结构的著名“筱原二基准”:即产业结构侧重于发展那些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偏好、市场需求旺盛收入弹性大的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产业结构侧重于发展技术进步最快、生产率最高的生产率上升基准。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钱纳里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考察了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为了解制造业内部的结构变动趋势奠定了基础,他通过深入考察,发现了制造发展受人均GNP、需求规模和投资率的影响大,而受工业品和初级品输出率的影响小。他进而将制造业的发展分为三个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初期、中年期和后期;将制造业也按三种不同的时期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产业。即:

(1)初级产业,是指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食品、皮革纺织等部门;

(2)中期产业,是指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非金属矿产品、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石油、化工、煤炭制造等部门;

(3)后期产业,指在经济发展后期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例如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粗钢、纸制品、金属制品机械制造等部门。

罗斯托的“六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先后在1960和1971年出版过《经济成长的阶段》和《政治与成长阶段》,他在认真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史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总结出了世界经济发展史普遍遵循的模式,即把经济社会的成长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这就是学者们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常常引用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通过对各国经济发展的深入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存在一个或几个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部门,罗斯托把这些产业部门称为驱动部门或主导部门。这些部门具有高创新率、高增长能力、高扩散效应的特点。同时,这些产业部门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而不断更替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能在各自的发展阶段起到领头羊作用。这种领头作用是通过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来完成的,具体包括前向效应、回顾效应和旁侧效应,正是这三种效应才使各产业关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产业结构,从而全面带动经济向前发展。

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经济学家赫希曼从主要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提出了不平衡增长。不平衡增长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金和其他资源,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投资,通过其外部经济使其他部门逐步得到发展。赫希曼认为,发展道路是一条“不均衡的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首先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投资,可以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对于社会基础设施或直接生产部门的投资,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为后者创造了外部经济。在决策时,社会成本低、外部经济好的投资项目,应该优先选择;一般地说,政府应主动担负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对私人资本缺乏吸引力的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平衡增长论主张,集中有限的资金,扶持具有较强产业关联度的产业部门。

2.国内相关研究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中,对于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国内一些学者开始对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和产业结构政策文献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一是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学术界对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比较早的是上海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周振华副所长。他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产业结构随着需求结构的变化向更高一级演变的过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要求是:资源利用水平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不断突破原有局限,从而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中朝阳产业的成长。其标志是:代表现代产业技术水平的高效率产业部门比重不断增大,经济系统内部显示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可以用第二、三产业比重、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以及中间与最终产业比重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阶段以及发展方向。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提高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可以用产业之间的均衡程度和关联作用程度来表示。

二是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准研究。

国内学者在国外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产业结构优化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各种基准。除了借鉴比较著名的“罗斯托基准”等基准外,国内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并结合对主导产业的不同认识,提出不同的基准构成。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评价方法研究。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演进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过程中还应当把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相融合,对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系统分析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就是对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评价分析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专家学者们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以及钻石理论等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使得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发展到了具有定量分析的客观分析层面,再结合定性分析,使得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