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议东盟与中国港口城市加强人文与科技合作

建议东盟与中国港口城市加强人文与科技合作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我们应不断推进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和科技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拓展科技人文交流、打造海洋科技合作新亮点等,积极探索建设科技合作新模式,打造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中国与东盟科技创新合作拾级而上,实现区域科技伙伴关系提质升级。

建议东盟与中国港口城市加强人文与科技合作

为了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我们应不断推进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文化科技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交流合作的主体上,充分发挥政府、人民团体、社会自治和民间力量的合力

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形式更多样灵活,影响更深远持久。在尊重文化统一和多样性的基础上,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不仅共生包容,而且是民间文化和政府文化交流交叉互补的漫长过程。因此,开展对外交流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通过官方渠道,由政府部门主导推动,也需要通过民间渠道,由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共同承担起文化交流的任务,成为新时期对外交流的承载者与发扬者。

(二)交流合作的理念上,重点突出和强化主流文化,引导整合非主流文化

经济全球化与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文化、教育、传媒、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不断增多。一方面应当坚持理性和宽容的态度,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以加强对东盟各国的文化适应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在复杂的文化体系中,我们必须科学借鉴和吸收东盟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本国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和整合非主流文化发展,形成以主流文化为核心和主导的多元文化格局。

(三)交流合作的载体上,加强文化产业项目合作,形成文化交流的产业链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既要充分发挥不同艺术门类的优势和作用,又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形成文化交流的产业链。因此,应进一步开拓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加大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项目的对外交流力度,通过打造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文化产业中介服务等,壮大艺术演出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动漫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扩大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www.daowen.com)

(四)科技合作的平台上,协同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

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区域科技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双方应进一步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拓展科技人文交流、打造海洋科技合作新亮点等,积极探索建设科技合作新模式,打造中国—东盟科技创新共同体,推动中国与东盟科技创新合作拾级而上,实现区域科技伙伴关系提质升级。未来,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的重点领域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支持企业间技术创新合作,通过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的创新合作平台,为企业间技术合作开辟绿色通道

(2)加强科技平台建设,建设多国共同参与的中国—东盟联合实验室,开展关键技术研发攻关。

(3)大力拓展科技人文交流。

(4)打造海洋科技合作新亮点,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建设,驱动建设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和示范推广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