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用新媒体打造网红经济

用新媒体打造网红经济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媒体以广告为主,新媒体则不同。生产内容是新媒体运营成败的关键。新媒体成败与否需要数据来证明,比如关注量、订阅用户的数量、文章阅读量、文章转载量、新增人数、用户转化比例等。从新媒体的特征来看,它是基于网络和数据基础构建的三种维度:需求无限、传输无限、生产无限。作为微博上的知名时尚博主,张林超的微博粉丝人数已高达130万人,一条微博能轻松得到几千条评论,店铺粉丝也已经突破了120万人。

用新媒体打造网红经济

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提出来的概念。传统媒体广告为主,新媒体则不同。它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比如我们看到的播客、YY、今日头条都是新媒体。

信息是把品牌的符号、内涵、意义及文化价值一遍又一遍地告诉用户。开发潜在用户,拉拢他,让他知道这个品牌;提高老用户的黏性,让他更喜欢这个品牌。

(1)采集内容。

① 不断研究市场,挖掘用户需求,掌握用户兴趣点。

② 不断关注时事热点并从不同角度分析。

③ 时刻关注同行信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④ 不断学习,看书交流,向同业人士分享干货,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生产内容。

生产内容是新媒体运营成败的关键。生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内容的提炼上。这对文案的要求比较高,需要注意的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生产内容。

(3)渠道运营。

好的内容,好的企业也需要渠道进行推广。根据不同的行业我们采取不同的渠道,比如视频、音频、图文、图片、游戏等方式。也可以找相关的行业做传统媒体的推广,比如罗辑思维就用优酷视频来介绍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商业变现。

(4)用户运营。

微信公众号和用户缺乏互动渠道。用户想什么、需要什么、他的兴趣点在哪里,运营者根本就不知道。很多微信公众号不过是运营者、企业自我陶醉的产品。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建立与用户互动的渠道。现在的社群媒体就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建立社群是迫在眉睫的事,以后新媒体的出路尽在于此。一个好的社群不仅能反馈新媒体的问题,还是采集内容的渠道。

(5)数据运营。

新媒体成败与否需要数据来证明,比如关注量、订阅用户的数量、文章阅读量、文章转载量、新增人数、用户转化比例等。关注、订阅用户的数量代表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人数,文章阅读量代表了文章标题是否吸引用户,关注、订阅用户的新增人数代表了是否持续输出有价值的高质量内容,用户转化比例则代表了产品解决用户需求的程度、活动是否吸引用户、产品与关注用户是否精准。

新媒体时代,网络社会关系的构建和维护,以及基于这种关系的信息创造、交流和分享呈现出新的特点:发布接受的议程呈裂变式信息传播以及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意见领袖,呈现出这种生态的自媒体能够快速形成群体的社区。从新媒体的特征来看,它是基于网络和数据基础构建的三种维度:需求无限、传输无限、生产无限。

(1)要有好的文采。

适合新媒体的文风种类很多,可幽默活泼、也可严谨拘束,最好能是一个段子手,但得根据企业的整体定位来定下格调。这需要新媒体操作者拥有绝佳的文采,无论是什么样的文体风格,都可以信手拈来。

目前,国内网红的文章偏本土化教育,用国人喜欢看的形式重新呈现、解释和点评时尚潮流。他们幽默、懂时尚、有风情、知道中国人的口味,戴上中国显微镜看西方则像过滤器一样重新书写时尚篇章。“时尚教育”是主要主题。(www.daowen.com)

除此以外,会写的博主还以鸡汤手、八卦手和段子手为主,都是文字功底过硬,比如咪蒙和微博上的段子手集团。

(2)绝佳的审美能力,能呈现优质内容。

纵观时下当红的网红大V,他们自己就是很棒的内容制作者、摄影师、文案和营销家。他们热爱摄影和构图,且对色彩搭配敏感,良好的功底令他们能轻松玩转社交网络媒体。

比如华裔时尚博主Margaret Zhang,本身是澳大利亚的法学系学生,由于非常喜欢搭配和摄影便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内容,刚开始她的粉丝量很少,但由于内容有很高的品质,现在她已经变成许多大牌争相邀请的博主,其内容甚至被很多人拿来当做创意的灵感。

(3)学会低成本推广,充分利用免费服务。

许多商业网站为吸引客户都推出了免费服务,刚起步的群体可利用免费服务进行初步的网上市场调研。如定期在公告板上发布供求信息并观察效果。经过一系列比较后再决定选择哪些网站的服务,采取何种推广方式。

以微博为例,有很多人阅读你的东西并对内容感兴趣,点进你的空间的人可能就多了,独立访客和浏览量就能得到相应的提升,再加上优质的内容,关注度和人气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飞跃。

微信相对微博来说有一定的限制。阅读量是一篇文章质量的佐证,比如杜蕾斯的微信,阅读比例大致在4%~30%。现在的形势是,整体格局上已经过了微信发展的红利期,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微信大号也就越来越难做了。

(4)很好地维护粉丝,将自己提升到一个品牌的高度。

粉丝数量是品牌影响力在新媒体上看得见的沉淀,增加粉丝数量于是成了品牌推广的任务。很多人会借鉴第三方软件来增加自己的粉丝数,比如微博的粉丝通、微信的广点通、大V推广、资源互换、活动策划之类。

2015 年“双十一”前夕,张林超的淘宝店:Lin家只上架了30多个新款,但最火爆的单品被收藏多达几万次。“双十一”零点过后,买家疯狂下单,秒杀抢购,一小时的订单额突破了1000万元!卖出4万多件衣服!而这样火爆的抢购情形几乎在Lin家每次上新时都会上演。作为微博上的知名时尚博主,张林超的微博粉丝人数已高达130万人,一条微博能轻松得到几千条评论,店铺粉丝也已经突破了120万人。

网红经济绝不仅仅是靠脸吃饭,之所以能从众多网红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张林超一直坚持原创设计、采用独家高端品质、并提供终身维修服务的商业模式。因此才把粉丝转化为顾客,把顾客转化为粉丝,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商业号召力。

生于服装名城平湖的张林超从小就喜欢各种别出心裁的穿衣搭配。高中毕业时,她曾想报考服装设计专业却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后来,她留学英国,并趁学习间隙,经常去伦敦巴黎、米兰参加各种国际时装周,以培养自己的时尚品位。大学毕业后她继续留英读研,选择学习奢侈品管理,同时大量选修创意设计电商课程……这为她的网红创业之路铺垫了基础。

2012 年回国后的张林超没有听从家人的建议去上海工作积攒经验,而是在自家的别墅里开启了创业之路。最初只是去服装厂“淘”衣服,后来加上她创意的时尚搭配,淘宝店第一个月就净赚3万元。很快,她的家庭网店开始转变,一个设计师、一个打版师、一个客服,再加上她自己,就成立了一个工作室。张林超自任老板、设计总监兼模特,从提出思路、设计打版、试穿修改、拍板上架到批量生产,全流程亲自上阵一手把控。

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内年轻的知识女性开始接受和推崇国际时装品牌,她们不缺乏购买力,但迫切需要导航,需要机会了解、接触国际时尚。张林超便是抓住了这样的需求,确定了Lin家的衣服必须是引领时尚、高端品质的标准。她经常带着设计师飞往世界各地的时尚之都看秀、看款、拍照,把握时尚动态,掌握当季流行元素,然后转化为设计灵感。

为了和粉丝更好地互动,张林超还在上海、平湖开工作室和体验店,举办活动邀请顾客和超级粉丝现场观看Lin家新品。因为款式时尚、品质高端,Lin家网店的综合好评率常年保持在99.76%以上,远高于同行。据淘宝数据分析,Lin家拥有大量回头客,粉丝忠诚度为平均值的10倍。

张林超凭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这“四自”模式,将自主权和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继续做好高品质女装主业的同时,她还将自己的业务延伸至时尚产业链,她的目标是引领时尚潮流,让更多人认可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