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造型操作的技巧和要点

造型操作的技巧和要点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 造型前须检查模样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通气孔的数目一般应不少于每平方分米内5 个。合型是造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工序之一,合型前应仔细检查壁厚、气眼,以及有无压坏或碰坏型芯和铸型,型腔中是否有浮砂;检查上箱有无局部型砂脱落、型砂上有无裂缝。检查无误方可合型。

造型操作的技巧和要点

① 造型前须检查模样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② 安放铸模时应考虑铸模易从砂型中取出,一般最大截面朝下放在平板上;要注意留出吃砂量的位置,吃砂量是指模样与箱壁之间的厚度,吃砂量一般最少保持在20~30 mm;要考虑好留出浇冒系统安放的位置。

③ 添砂:应分三次添砂,依次舂紧。第一次添砂应加到砂箱高度的2/3 并用手按住模样,随即用指尖将模样周围的砂按紧,以固定模样的位置,然后用砂冲舂砂;第二次添砂应加满至砂箱高度并舂砂;第三次添砂应加到高出砂箱约30 mm,然后用平锤打紧。

④ 舂砂:舂砂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涉及紧实度,舂砂过松,浇注时铸型会涨大,使铸件尺寸增大,也易产生粘砂,有时甚至会产生垮箱;舂砂过紧,又会使铸型的退让性、透气性不好,故舂砂时要由外向内呈“回形”舂砂,应做到箱壁挡处的型砂硬度要比模样处紧实度高些,下型要比上型紧实度高些。

⑤ 造型:一般先造下型,再造上型,为了防止上、下两半铸型黏合在一起,中间要撒上一层分型砂(实习时采用的分型砂是石英砂)。

定位: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划线定位和定位销定位两种(实习时采用的是划线定位的方法)。

⑦ 安放浇冒系统:一般直浇道开设在距离模样20~30 mm 处,如果开设得离模样太近,在浇注时易冲塌型砂,产生夹砂;如果开设得太远,在浇注液态金属时不易冲满型腔,铸件易产生冷隔或浇不足的现象。(www.daowen.com)

⑧ 排气:常用的排气方法有两种,即扎通气孔和安置出气冒口。扎通气孔时,通气针要与型面垂直。操作时应注意:通气孔的大小一般为2~3 mm,通气孔的深度应保持通气针尖距离模样有一定的距离,通常扎到砂箱2/3 的高度。通气孔的数目一般应不少于每平方分米内5 个。

⑨ 开箱:进行开箱操作时,一定要仔细、认真,否则会加大修型的工作量。开箱前,要用撬棒在上、下砂箱搭手间将上、下砂箱稍微左右撬动,使型壁与模样间产生微小间隙,然后方可开箱;操作时,应注意上型必须垂直向上水平提起。

⑩ 松模:松模前可用水笔蘸些水,把模样四周的砂润湿一下以增加黏结力;刷水时应一刷而过,不要让水单独留在某处,以免造成部分水分过多,浇注时产生大量气体,使铸件易产生气孔;松模时要左右对称地松,不要损坏模样。

⑪ 起模:松模操作完成后,便可起模,起模操作一定要小心细致,起模起得好,可大大减少修型时间。其方法是:先用木槌向下敲击起模钉,使粘在模样上的型砂脱落,然后慢慢地将其向上垂直提起,并同时用木槌轻轻敲打模样,待模样即将全部取出时,要快速上提且不能偏斜或摆动,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⑫ 修型:修型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可以弥补由于舂砂或起模等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不足;修型操作时应遵循先内后外、先上后下的顺序。

⑬ 合箱(合型):将铸型的各个组元(如上型、下型、型芯等)组合成一个完整铸型的操作过程称为合型。合型是造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工序之一,合型前应仔细检查壁厚、气眼,以及有无压坏或碰坏型芯和铸型,型腔中是否有浮砂;检查上箱有无局部型砂脱落、型砂上有无裂缝。检查无误方可合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