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测定织物尺寸变化?

如何测定织物尺寸变化?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试验结果,分别计算织物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率,并以各次测量结果平均值表示。

如何测定织物尺寸变化?

织物尺寸变化多数表现为织物经冷水浸渍、洗涤(干洗或水洗)、干燥、熨烫等处理后产生“收缩”现象,这是由于水、热、机械力等外界因素对织物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类型织物经不同处理后所发生的尺寸变化程度有很大差异,如果织物的尺寸变化过大,这将引起消费者的不满,甚至造成质量投诉。因此,绝大多数的织物成品和服装产品标准都把尺寸变化列入品质评定的考核指标。在纺织质量检验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纤维种类和产品用途,并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试验和测量方法。

一、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一)选样规定

测定织物尺寸变化时,试样的选择应尽可能代表样品,并要有充分的试样代表整个织物的幅宽,但不可取布端1m以内的织物为试样。

(二)尺寸规定

应裁取无折皱的试样,每块试样尺寸不小于500mm×500mm,各边应分别与织物长度和宽度方向相平行。如果幅宽小于650mm,经有关当事方协商,可采用全幅试样进行试验。

如果织物边缘在试验中可能脱散,应使用尺寸稳定的缝线对试样锁边。筒状纬编织物为双层,其边缘需用尺寸稳定的缝线以疏松的针迹缝合。

(三)作标记

将试样置于测量台上,用适当的工具(如不褪色的墨水或织物标记打印器、与织物颜色对比悬殊的细线、加热金属丝和订书钉等)在织物长度和幅宽两个方向,至少各作三对标记。每对的两个标记之间距离不小于350mm,且标记距试样边不小于50mm,各对标记相互均匀分开,以使测量值能代表整块试样。根据不同幅宽的织物,可选择不同标记方法,其测量点标记见图6-2。

(四)调湿和测量用标准大气

测量织物尺寸变化时,预调湿的相对湿度为10%~25%,温度不超过50℃。调湿和测量的标准大气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65±2)%。

图6-2

图6-2 不同幅宽织物试样的测量点标记

(五)试样的处理和测量

试样经预调温和调湿平衡之后,用尺准确测量各对标记之间的距离,然后按所需的测试方法对试样进行处理(试验程序及条件按有关试验方法标准或贸易双方协定的规定执行)。将处理后的试样再进行预调湿、调温之后,再次测量各对标记间距离,或者用尺寸变化率专用量尺测量各对标记之间的距离,直接读取尺寸变化率。根据试验结果,分别计算织物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化率,并以各次测量结果平均值表示。尺寸变化率以正号(+)表示伸长,负号(-)表示收缩。

二、织物因冷水浸渍而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检测

织物因冷水浸渍而引起的尺寸变化的测定原理:从样品上裁取的试样,经调湿后在规定条件下测量,浸渍、干燥后重新调湿并测量,由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原始尺寸和最终尺寸的平均值计算尺寸变化。整个试验过程包括以下几项。

1.取样 按规定方法选取织物试样,宽幅织物至少测试一块试样,窄幅织物至少测试三块试样。

2.作试样标记 根据不同类型的织物,可选择不同标记方法。

3.调湿 在纺织用标准大气中调湿,至少12h。

4.测量并记录原始尺寸 测量、记录各对试样标记之间距离,即原始尺寸。(www.daowen.com)

5.冷水浸渍 对调湿后的织物试样,将其平放在盛水的盘或容器中浸渍2h,水温15~20℃,液面高于试样至少25mm,水中加有0.5g/L高效润湿剂,水为软水或硬度低于十万分之五碳酸钙的硬水,并按每十万分之一碳酸钙加入0.08g/L的比例加入六偏磷酸钠。2h后放尽水,取出试样,除去过量的水,将试样放置在光滑平面上干燥[温度为(20±5)℃]。

6.重新调湿 将织物试样在纺织用标准大气中重新调湿,直至达到平衡。

7.测量并记录最终尺寸 测量、记录织物试样经过处理之后的各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即最终尺寸。

8.计算尺寸变化率 根据各次观测结果,分别计算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平均尺寸变化率,窄幅织物仅计算长度方向的平均尺寸变化率。

三、机织物近沸点商业洗烫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机织物近沸点商业洗烫后尺寸变化的测定原理:试样放在转鼓式洗衣机中,按规定的条件进行洗涤;洗涤后,脱去多余水分,不经预烘而直接在平板压烫机上烫干;分别测量洗烫前后试样经向和纬向标记点之间的距离;试验程序见表6-6。

表6-6 近沸点商业洗烫的试验程序

注 1.脱水时间视织物变化,脱至含水率为50%~100%。
2.洗涤溶液由0.5kg符合规格要求的皂片溶于4L热水配制而成,或使用符合GB 8629附录A(补充件)规定的标准洗涤剂。

适合于此项试验的织物试样面积不小于60cm×60cm,最好取全幅60cm。试样按规定选取后,作试样标记,然后将试样置于标准大气中调湿(必要时,要进行预调湿),测量并记录各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原始尺寸)。此后,试验方法如下。

1.洗涤和清洗 将一块或多块试样分别揉成球状放入到符合试验要求的洗衣机中,加入足够的陪试布使装布量达到规定要求(如1.4kg)。启动试验机器,并按商业洗涤程序进行试验。

2.脱水 脱水可在机内直接进行,或用多孔网篮式商业用离心脱水机或相应装置脱水,使织物含水率(对干态织物质量比)控制在50%~100%范围之内。

3.熨烫 用平板压烫机将织物试样烫平。熨烫温度为(150±15)℃,最小压力为3.0kPa。

4.测量 将烫干的织物试样重新调湿平衡后,测量各标记点之间距离(最终尺寸)。

5.计算 分别计算经向和纬向尺寸变化的平均值。

四、织物经汽蒸后尺寸变化的检验方法

为了测定机织物、针织物以及经汽蒸处理尺寸易变化的织物在汽蒸处理后的尺寸变化,可根据测试织物在不受压力情况下受蒸汽作用后的尺寸变化(假定该尺寸变化与织物在湿处理中的湿膨胀和毡化收缩无关)加以评判,其检验方法如下。

1.设备与用具 套筒式汽蒸仪,针线、订书钉或墨水,毫米刻度尺

2.标准大气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 6529《纺织用标准大气条件》有关规定。

3.试样 按经向和纬向各取4条具有代表性试样(不应含明显疵点),尺寸为长300mm,宽50mm。试样经预调湿4h后,置于试验用标准大气(二级标准)中调湿24h。在试样上相距250mm处两端对称地各作一个标记。量取标记间的距离作为汽蒸前的长度。

4.试验 将调湿后的试样按试验标准的规定放入到套筒式汽蒸仪中汽蒸,共进行三次循环。试验结束后,试样再次进行预调湿,并测量汽蒸后试样标记间的距离(汽蒸后长度),按下面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蒸收缩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