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电抗器与消弧线圈的试验及直流电阻变化是否合格

电抗器与消弧线圈的试验及直流电阻变化是否合格

更新时间:2025-09-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消弧线圈的试验项目可按1)、2)、5)、6)款规定进行;对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应增加3)、4)、7)、8)款。4)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测量箱壳的振动 振动应在电抗器或消弧线圈投入运行后,且在空载、中载、满载条件下分别测量。

1.标准规范要求

(1)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的试验项目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3)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

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

5)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6)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

7)绝缘油的试验。

8)非纯瓷套管的试验。

9)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试验。

10)测量噪声。

11)测量箱壳的振动。

12)测量箱壳表面的温度分布。

注:①干式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可按1)、2)、5)、9)款规定进行。

②消弧线圈的试验项目可按1)、2)、5)、6)款规定进行;对35kV及以上油浸式消弧线圈应增加3)、4)、7)、8)款。

③油浸式电抗器的试验项目可按1)、2)、5)、6)、7)、9)款规定进行,对35kV及以上电抗器应增加3)、4)、8)、10)、11)、12)款。

④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的油浸电抗器,还应在交接时提交电抗器及非纯瓷套管的出厂试验记录。

(2)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1)测量应在各分接头的所有位置上进行。

2)实测值与出厂值的变化规律应一致。(https://www.daowen.com)

3)三相电抗器绕组直流电阻值相间差值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

4)电抗器和消弧线圈的直流电阻,与同温下产品出厂值比较,相应变化不应大于2%。

(3)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应符合本节一、第9条的规定。

(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δ,应符合本节一、第10条的规定。

(5)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泄漏电流,应符合本节一、第11条的规定。

(6)绕组连同套管的交流耐压试验

1)额定电压在110kV以下的消弧线圈、干式或油浸式电抗器均应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见表5-15。

2)对分级绝缘的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按接地端或其末端绝缘的电压等级来进行。

(7)测量与铁心绝缘的各紧固件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本节一、第6条的规定。

(8)绝缘油的试验,应符合本章第四节的规定。

(9)非纯瓷套管的试验,应符合本章第三节一、“7.高压套管”的规定。

(10)在额定电压下,对变电所及线路的并联电抗器连同线路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时间为5min,应无异常现象。

(11)测量噪声应符合《电力变压器 第10部分:声级测定》GB/T 1094.10—2003的规定。

(12)电压等级为500kV的电抗器,在额定工况下测得的箱壳振动振幅双峰值不应大于100μm。

(13)电压等级为330~500kV的电抗器,应测量箱壳表面的温度分布,温升不应大于65℃。

2.具体测试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范中的第(1)~(11)条与电力变压器测试试验方法基本相同,详见电力变压器相关内容,这里仅讲述第(12)和(13)条。

(1)测量箱壳的振动 振动应在电抗器或消弧线圈投入运行后,且在空载、中载、满载条件下分别测量。一般采用振动测量仪进行,先将振动传感器贴敷在箱壳上,接通电源,即可在屏幕上显示出双振幅值。测量时必须使其箱壳可靠接地,贴敷传感器时必须保证可靠的安全距离。振动测量仪的型号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进行操作。

(2)测量箱壳表面的温度分布 表面温度应在消弧线圈、电抗器投入运行后,且在空载、中载、满载下分别进行测量。箱壳温度的测量一般用点式温度计,先将温度传感器贴敷在箱壳上,可用6只双面上、中、下三个位置同时测量。注意事项同箱壳振动的测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