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直线定线方法及其应用场景详解

直线定线方法及其应用场景详解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欲丈量的两点间距离比所用尺子长时,就需要分若干尺段丈量,为使尺段点位不偏离两点连线的方向,就需要定线。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将所有尺段点都标定在两点的连线上。直线定线的方法一般用目测定线和经纬仪定线。(一)目测定线一般精度量距对定线的精度要求不高,可采用目测定线的方法。此外,为了不挡住甲的视线,乙应持标杆站立在直线方向的左侧或右侧。

直线定线方法及其应用场景详解

当欲丈量的两点间距离比所用尺子长时,就需要分若干尺段丈量,为使尺段点位不偏离两点连线的方向,就需要定线。所谓直线定线,就是将所有尺段点都标定在两点的连线上。直线定线的方法一般用目测定线和经纬仪定线。

(一)目测定线

一般精度量距对定线的精度要求不高,可采用目测定线的方法。如图3-5所示,设A、B两点相互通视,要在A、B两点的直线上分段1、2点。先在A、B点上竖立标杆,甲站在A点标杆后约1m处,指挥乙左右移动标杆,直到甲在A点沿标杆的同一侧看到A、2、B三支标杆成一条线为止。同理可以定出直线上的其他点。定线时一般要求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稍小于一整尺长,地面起伏较大时则宜更短;乙所持的标杆应竖直,利用食指和拇指夹住标杆的上部,稍微提起,利用重心使标杆自然竖直。此外,为了不挡住甲的视线,乙应持标杆站立在直线方向的左侧或右侧。目测定线的偏差一般小于10cm,若尺段长为30m时,由此引起的距离误差小于0.2mm,在图根控制测量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图3-5 目测定线(www.daowen.com)

(二)经纬仪定线

如图3-6所示,设A、B两点相互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望远镜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像为纵丝所平分。为了减小照准部误差,精密定线时,可用直径更细的测钎或垂球线代替标杆。

图3-6 经纬仪定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